如何理解爱国主义?

——兼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蕾蕾 温州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0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倡导;全国各地建立了为数不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论界围绕爱国主义进行了持久而广泛的讨论,取得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成果。关于爱国主义,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感情的纽带和团结的基础。爱国主义能够构筑一个民族、国家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的今天,再提爱国主义,再提学习和弘扬承载着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有着发人深省的重大意义。然而,必须看到的是,在关于爱国主义的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倾向和问题:有的观点把爱国主义简单理解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道德传统;有的观点把爱国主义等同于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有的观点则把爱国主义看成是一种没有任何意识形态内涵的文化现象(在这方面,一种更为极端而又并非鲜为人知的观点是:不爱社会主义并不等于不爱这个国家);还有人对列宁关于当时俄国的那种爱国主义的论述作了一种非历史的解读,这种解读诱发或助长了某种反爱国主义的倾向或情绪。以上看法在某些公开出版物中时隐时显,在网络传媒上更是公开流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一些思想混乱,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可以不夸张地说,爱国主义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一

      从历史上看,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推动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旗帜;民族性是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也是理解爱国主义的重要视角。但是,爱国主义的民族性与民族主义不能混为一谈。关于如何正确理解爱国主义,我们可从列宁对当时俄国社会流行的爱国主义的批评中获得有益启示。

      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带来了伤害。对于这种爱国主义,列宁给予了严肃的批判。在《皮季里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一文中,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特别巨大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困难,就是它不得不经过一个同爱国主义断然决裂的时期,即布列斯特和约的时期。这个和约引起的痛苦、怨恨和愤怒是可以理解的。自然,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只能期望自觉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懂得下面这个真理:为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利益,我们承担而且应当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以及不像无产阶级那样在长期的罢工斗争中经受过严格锻炼的广大劳动群众,既不可能坚信这一革命就要到来,也不可能为这一革命无条件献身。”(《列宁全集》第35卷,第187页)

      十分显然,列宁在这里对当时俄国的爱国主义持一种否定态度,因为在列宁看来,这种爱国主义是与狭隘的民族主义一致的。在俄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中,列宁对这种爱国主义情感也提出了尖锐批评。他指出:“爱国主义,这正是小私有者的经济生活条件造成的一种情感。资产阶级比小私有者更国际化。在布列斯特和约时期,当苏维埃政权把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全世界的革命看得高于一切民族牺牲(不管这种牺牲多么惨重)的时候,我们就碰到了这种爱国主义。”(《列宁全集》第36卷,第121页)

      列宁之所以如此强烈地批评这种爱国主义,与当时俄国革命的现实密切相关。对这一点,理论界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郑异凡先生指出:“这里涉及一个历史事实。1918年春苏俄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失地赔款。党内外有不少人强烈反对签订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们打出的旗号之一就是‘爱国主义’,反对‘投降’。而列宁主张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强调为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利益、为了保存俄国这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基地,必须不惜任何牺牲做出妥协,让出空间(土地),赢得时间,以谋求东山再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第二国际各主要政党纷纷打出爱国主义的旗号,要求保卫自己的祖国。那时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爱国主义’,高举国际主义的大旗。列宁坚持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工人没有祖国’的立场,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工人不应当去保卫‘自己的’祖国,各国工人应当联合起来共同打倒国际资本的统治。所以宣言强调,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郑异凡,3月15日)

      这就是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及其历史背景。不幸的是,列宁的这些论述却被一些人当作否定爱国主义的口实。然而,列宁对所谓“爱国主义”的批评角度和真实意图是明确无误的。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列宁当时面对的现实有着某些相似之处;超越狭隘的民族情感,争取更大的民族利益,是中国的发展赋予我们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和发扬爱国主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因此,爱国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民族情感,而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民族精神;它和一个民族的历史任务和基本利益密切相关,故必须站在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高度加以理解,必须从一个民族与世界的关系中加以理解。随着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中国已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王伟先生指出:“爱国主义具有开放性,即我们所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也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体,文化的发展将不再是各自封闭的,而是在相互影响中多元共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它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将永远坚持开放兼容的方针,既珍视传统,又博采众长,用文明的方式、和谐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王伟,8月18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