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败因缘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永鹏(1967-),男,湖南郴州人,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政治系主任,法学博士(后),副教授;陈欢欢(1986-),女,湖南郴州人,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苏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失败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历届苏共中央领导集体和苏联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依靠行政命令制造的多是一种繁荣假象,虚假繁荣的背后是无穷的问题与丛生的弊端。这些问题与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大学生信仰危机渐成蔓延趋势,苏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因此而终归失败。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3-0133-05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统治者或者管理人员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统治者或者管理人员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行为过程。在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培养人民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历届苏共领导集体和苏联政府都高度重视对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其中的错漏和失误也较多,正是这些积重难返的问题和无法排解的弊端终致苏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可挽回地走向了失败。

      一、苏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曾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列宁在世时,苏联内忧外患,百废待兴,其时,苏联国家尚未正式形成,其大学教育既没有形成规模,而且比较当时诸多紧迫的国家事务,其重要性也并不突出。但即便如此,列宁对苏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他要求各高等学校必须要开设“共产主义”、“革命史”等政治理论课程,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他甚至还强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使用渗透教学法,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业务教学中,使各专业课教学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

      斯大林更加强调大学教育中的政治倾向性。在《致苏联无产阶级大学生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的信》中,斯大林明确指出,苏联专家都应是通晓马列主义学说、明确党和国家政治目的,具备广泛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精通自己专业的人。他认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即使不是头等重要的,也无疑是相当重要的。而党在大学生中的工作任务就是:一是竭力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自觉建设者;二是竭力使大学生把自己看作劳动群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是竭力使大学生,懂得掌握科学的必要性,并且去掌握科学。[1]此外,斯大林在其它的各种发言中也再三指示,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大学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赫鲁晓夫主政时期,虽然否定了斯大林的不少政治决策,但是,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却是一以贯之的。针对当时一些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表现出的松懈和不足,苏共中央领导集体和苏联政府给予了严厉的批评。为了训导全苏高校,警示全国,苏共中央下文点名批评了萨拉托夫市高等院校社会科学教学中的严重缺点,文件指出,在一系列高等院校里,马列主义理论学习的工作安排不能令人满意,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对学生没有产生真正的影响;在社会科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坚定地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存在着使马列主义理论庸俗化的事实;没有对资产阶级思想进行应有的批判,没有考虑到帝国主义分子正在利用修正主义分子对马列主义进行歪曲,没有揭露资本主义固有的对抗性矛盾,甚至有美化资本主义的地方,鼓吹要对帝国主义抱“中立”立场,极大地破坏了社会主义统一阵营和劳动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的信仰。[2]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973年,苏联颁布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这是苏联的教育法,其中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苏联高等学校要“培养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在专业和组织群众政治工作以及教育工作方面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高度熟练的专家”、“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共产主义觉悟,有文化,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和苏维埃爱国主义精神,有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决心”。[3]1980年苏联又批准实施了《高等学校学生在学期间共产主义教育示范综合计划》,系统性地制订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操作规划,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高校一种经常性的制度措施。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要求各高校依照此文件的指示,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已有的教育教学传统,发扬主动创造精神,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一时之间,几乎全苏每一所大学都制定了自己的“大学生共产主义教育综合方案”。有的方案从对尚未进入大学的中学生前来参加大学招生咨询开始,到大学生毕业后的跟踪教育,每一个环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具体安排。在5年的大学生活中,每一周开展什么活动,由谁组织,由谁监督,活动的具体内容等等,都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划。[4]

      其间召开的历次苏共中央和最高苏维埃会议,都反复强调要立足苏维埃社会主义未来命运的长远考虑,时刻关心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和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

      即使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以后,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还是一如既往地强调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987年3月,苏共中央颁布了《苏共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明确指出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使命是:“培养既有高度的职业素养,又是思想政治成熟的受过苏维埃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教育的干部。今天的人才应当具有扎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修养。”《基本方针》还规定:“学校的全体教学人员,党、共青团和工会组织,都负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使命。”要求党、苏维埃和经济机关的领导人员都积极参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大提高高校马列主义教学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教学法水平。[5]只是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晚期,开始了“公开化”、“多元化”的新思维改革,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才放松乃至放弃了对大学生的共产主义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