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

——以新媒体语境为视域

作 者:

作者简介:
季海菊,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南京 210036

原文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因为“载体”概念的引入而打开了局面,并不断深入。但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媒体的日益发展,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和价值取向的不断增强,单一的载体模式在新媒体语境下已经显得苍白而无力。打造一个全新的载体平台,生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从而有效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视域。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0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9)10-0120-06

      作为一种现实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基本要素如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方法等本身无法实施教育实践,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和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思维方法、价值取向、行为标准、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方式等呈现多元化态势。面对新媒体语境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是:以往那种单一的载体模式已不能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因此,如何打造一个新媒体语境下的载体平台,生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从而有效地服务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视域。

      一、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现状与运行缺失

      学术界普遍认为,载体这个概念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初,人们习惯使用“途径”、“手段”和“方法”等提法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承载和传导过程的中介。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但在理论研究中多限于对载体种类的简单罗列。①尽管目前学术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的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颇为少见,也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形态、特点、运用以及创新等方面,但对其研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现状

      1998年,陈万柏发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一文,从理论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以及新时期几种主要载体进行了探讨。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这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的肯定,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研究所提出的更高要求。②随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逐步展开,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如2002年,王学风在《黑龙江高教研究》上发表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2003年张宝君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了《对高校大众传媒载体建设的思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做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期间,不仅研究论文比以前多,而且还开始编写教材和出版了专著。如1999年,张澍军等编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一书出版,这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的第一部专著。2003年,陈万柏撰写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和2004年贺才乐撰写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著作中,也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方面的理论作了论述。概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现状,主要是:

      1.就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的界定而言,由于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说法不一、观点也各有不同。如有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一种活动③或活动形式。④有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联结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⑤,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⑥有的认为思想政治载体是连接主客体的中介之一,称为“载体中介”。⑦目前,尽管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界定尚不统一,但对关于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已基本达成共识:一是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一种物质形式,主客体可以借此形式发生互动关系。⑧正是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学者们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方法等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探讨,加深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的认识。

      2.就基本形态和特点而言,由于分类标准不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形态也各有不同。目前比较多的是从活动主体和方式的差异性进行划分,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划分为课程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大众传媒载体、谈话及咨询载体五大类。⑨

      (1)课程载体。这里的课程载体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代表的课堂教育,也包括专业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施行最正规的影响。在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宣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他课堂除了具备传授知识的功能以外,也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贯穿和渗透出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等。基于这个层面,课堂教育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载体。

      (2)物质载体。包括校园整体规划、建筑风格设计、校园景观、生态环境等的物质载体,它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空间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相互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物质内容及其手段。它因为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的积淀而承载着真朴、博大的大学精神,蕴涵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这是社会和家庭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即便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们也会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注意创造积极、健康、绿色的校园物质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物质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与道德情操的影响力。

      (3)精神载体。包括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以及谈话咨询等活动,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相互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精神及其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道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强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谈话咨询活动等,充分发挥精神载体的作用,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就品质人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