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的生态位构建

作 者:

作者简介:
容和平(1954-),男,湖北武汉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授,太原 030001,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产业经济学;王跃婷(1984-),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太原 030006

原文出处:
晋中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产业融合趋势的发展使得物流服务业在产业关联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只有正确地选择与构建物流产业的生态位,才能使物流业获得良好发展。物流业生态位的构建要从生态位错位、分离与共存、泛化与特化、优先与互惠、规避与分享等方面入手。各地区应当充分利用物流业生态位选择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效应,选择符合当地产业优势、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物流业发展模式。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12 期

字号:

      物流资源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除生产过程以外的其他过程都可以包含在物流过程中,物流产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邮政业等,是服务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本文将以产业生态位的视角对物流业的发展加以研究。

      一、产业生态位的研究视角

      产业生态位是指特定产业在整体产业经济循环中,与其他相关产业在互动过程中所形成或具备的相对地位、产业功能与产业价值。产业生态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产业适应环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其进化符合生物进化的一般模型:学习—适应—变异—选择。

      (一)物流业生态位

      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产业。物流业生态位是指物流业在特定尺度下特定产业生态环境中的职能地位,既反映物流业在某一时期某一环境范围内的由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生态因子所形成的梯度位置,也反映物流业在经济生态系统的价值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角色。物流业生态位是物流业的属性特征表现。物流业生态位要求物流业在功能、产品和时空上进行科学的定位,合理确定产业状态、经营行为以及产业结构。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物流产业生态位是产业生物因子与非产业生物因子在相互作用中选择、构建起来的。物流产业生物因子是指物流产业本身拥有的人财物资源、技术条件、客户、市场等因子。产业生物因子之间构成了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链,不同的链条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牢固的网络结构,物质、能量和信息通过网络在产业生物因子之间循环流动。物流产业系统的非生物因子主要是指社会因子和相关产业因子。社会因子主要是指对物流产业的生存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多种宏观社会经济要素,如政策法令、经济环境、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相关产业因子是指与物流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发展因子。因此,物流产业的生态位状态与其他产业个体以及社会环境构成的外部系统息息相关,其本质是指物流产业在特定尺度下特定产业生态环境中的职能定位。物流产业的生态位变迁是物流产业内外部客观环境要素与产业自身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物流产业生态位构建过程中,物流产业个体必须根据所处的生态环境特征,权衡其生态策略,选择适宜的生态对策以占据特定的生态位空间,实现协同演化。

      (二)物流业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

      产业生态位理论中有两个重要概念与产业战略应用密切相关: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生态位宽度是指生态位涵盖空间的大小,生态位重叠度是指产业之间生态位的类似程度或者说生态位因素相同的比例,这两个概念影响着产业间的竞合关系。一般来说,生态位重叠度与产业间竞争强度成正比;生态位宽度与产业的适应度成正比。物流业不仅涉及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五大运输方式经营企业,还涉及交通、运输、包装、通信等设备的制造和经营业;不仅涉及农业、工业、货贷、仓储、包装、堆场、电子商务、邮政、通信、银行、保险、消费者等生产经营和物流服务企业以及用户,还涉及政府、税收、海关、检验检疫等管理部门。正是由于物流产业的强关联性,使得物流业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并且与其他产业生态位存在较高的重叠度,因此,物流业生态位选择与构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生态位宽度、重叠度又与生态位的“泛化”“特化”相关。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导致产业生态位产生“泛化”和“特化”现象。当区域资源要素不足时,产业往往形成很宽的生态位,产生泛化;相反,在区域资源要素丰富的环境中,劣质资源将被放弃,从而产生特化。泛化可利用较多的资源,但生态位宽度增加,易发生竞争;特化与其他产业生态位重叠度较小,可减少竞争。

      物流产业生态位构建可以影响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客户资源,甚至政策资源的流向。合理构建物流业生态位,可以提高物流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物流产业的生存能力,改善生存环境,拓展市场空间,改变产业链的循环模式,促使产业系统良性循环。

      二、物流产业生态位与三次产业生态位的相互影响

      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产业经济循环圈,这个产业经济循环圈中每一个产业都不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产业之间存在着唇齿相依的关系。物流业在产业链中的突出作用集中体现在“物流服务”这种中间投入要素上。物流服务业作为产业之间的纽带具有产业“黏合剂”的作用,使得现代农业与先进制造业逐渐“服务化”,三大产业相互融合,互动发展。在这一趋势下,经济效益越来越取决于在不同生产活动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而不仅仅取决于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状况。[1]环境与资源的外在约束、农业和制造业以及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要求,使得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更加迫切,物流业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产业融合的趋势使得物流服务业在产业关联中的作用更显凸出,明确物流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重点是当务之急。如图1所示,只有正确地选择与构建物流产业的生态位才能使物流业获得良好发展,并且使物流业在与三大产业的良性互动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

      

      图1 物流产业的生态位选择、构建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一个产业环境中各种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区别、相互依赖,一种产业的存在成为另一种产业发展的前提或结果,每一种产业只是产业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各个环节联成一体就成为产业链。一般说来,产业参与的价值链越多,产业的“减震能力”越强,风险越小。这是因为产业可以参与的价值链越多,产业可以控制的资源就越多。而物流业作为三大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黏合剂”,具有参与更多价值链创造的潜质。产业关联会对产业生态位的选择与构建起重要作用。从物流业生态位演化及生态位选择的角度测度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可以得出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共生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途径。

      从物流业本身而言,物流业与三大产业之间存在融合共生,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就体现为产业生态位的泛化与重叠。产业生态位的泛化会使得产业可利用的资源增多,有利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生态位的重叠会导致不同产业间的竞争加剧。一方面,为了规避不必要的竞争,节约生产经营成本,三次产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开展物流专业化(或采用物流外包,或专业经营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开始兴起,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特别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之间的界线从模糊走向清晰。另一方面,国际经验表明,农业和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是靠服务业的支撑,经济活动在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过程中,三次产业开始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开展生产服务,引导三次产业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部分制造业企业、农业企业等开始转型经营,致力于物流业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