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价值创造,作为一种网络化组织,供应链存在的根本目的亦是价值创造。近年来,供应链价值创造的研究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Hrovath(2001)[1]和Sahay(2003)[2]认为,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关键在于成员的合作。Jayaram等(2004)认为,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动力因素包括结构机制与关系构建[3]。王凤彬(2006)认为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反映最终顾客利益的“消费者剩余”,二是反映所有参与价值创造过程的相关企业利益之和的“生产者盈余”,即“供应链盈利”;供应链价值创造能力通过创新力、调适力和效率性反映出来[4]。Esper等(2009)认为,将需求与供给进行整合,并通过知识管理进行供应链的价值创造[5]。 关于价值创造的代表性观点总结见表1,可以看出,不同理论关注组织价值创造的途径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主要是关注超额利润,即租金。本文认为,不同内涵的租的创造与保持构成了供应链价值创造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市场垄断能力的提升,即张伯伦租的创造,这种租来源于高进入壁垒的垄断租金,一般企业很难模仿和轻易学习,可以长期存在,具有垄断性;二是学习创新能力的提升,即熊彼特租的创造,它关注动态的组织过程,强调技能的获取、学习与能力的积累;三是核心资源培育能力的提升,即理查德租的创造,它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租金;四是资源整合与协作能力的提升,即准租的创造,它比熊彼特租更持久,是资源集合创造价值的帕累托边界外推。 而从成员关系角度来看,供应链是核心企业与关键供应商、经销商,以追求供应链价值创造为目标,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供应链企业间的经济活动,是一个有机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企业群,既存在上、下游成员间的纵向竞合,也存在供应商或经销商内部企业间的横向竞合,竞争与合作共同创造供应链价值[6]。
二、基于进入壁垒构筑的张伯伦租的创造 张伯伦租来源于高进入壁垒产生的垄断租金。贝恩把造成进入壁垒的因素分为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与融资优势[7]。 (一)规模经济效应 供应链成员的合作效应主要表现在外部规模经济,来源于共享物流基础设施导致的物流成本的降低。运输成本降低效应主要来源于共同配送、循环配送和越库作业等技术。存货成本降低效应主要来源于集中存货的风险共担。以一种产成品的配送系统为例。假设有m个经销商,每个经销商自建仓库保管存货,每个仓库的平均日
因此,随着m的增大,需求变异降低的效果更明显;产品种类增加,需求变异降低的效果更明显。供应链成员的集中存货,不仅大幅降低了仓库建设的固定成本以及日常维护的变动成本,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存货需求的变异性,从而降低了保持高水平安全存货的成本。 供应链成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使得每一个成员的组织结构能够保持合理的规模,管理费用相对较低,并且通过共享运输、仓储及信息等网络,随着产出的增加,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以此提高行业壁垒,从而获得垄断利润而获得租金,这一性质的租金正是张伯伦租。尤其对于中小供应商和经销商来说,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获得张伯伦租是其整个租金的重要基础。 (二)绝对成本优势 关于供应链合作创造的成本优势,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这里主要分析供应链成员的激烈竞争进一步加剧了成本的降低。假设供应链网络中有k家供应商,生产同质产品,每个
一个企业通过降低成本获得利益的行为难以持久,因为制造商的总采购量是一定的,降价企业获得的收益来自于其他企业的损失,其他供应商则会采取同样措施。由于供应商普遍降价,更低的价格将成为一种市场信号,吸引供应链外的制造商来采购。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的总采购成本大幅下降,导致整个产品的总成本下降,从而产生了张伯伦租。 (三)产品差异化优势 供应链的产品差异化优势是通过合作来创造的,主要表现在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功能性产品和快速反应的创新性产品。不同类型的产品对供应链的要求是不同的,功能性产品的供应链更注重降低成本,而创新性产品的供应链则更强调快速反应。正是由于供应链成员在产品设计、生产、供应、库存、运输和信息等方面的紧密合作,才使得功能性产品在低价格和高的现货比例、创新性产品在产品多样化和快速反应方面表现出产品差异化优势(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