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减少碳排放的任务距离物流业究竟有多遥远?答案可能令大多数业界人士震惊。也许就在下一个十年,物流业就将切身体会到减排压力,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预计,届时“低碳经济”就将对物流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并且影响物流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向。 12月7~19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再次敲响了物流业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警钟。应该说,减排任务对于物流领域而言不再只是前瞻性的理论课题,而是正在逼近的现实压力。 “十二五”直面减排压力 记者: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明确的减排目标? 戴定一:哥本哈根大会讨论的不仅是简单的气候问题,同时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博弈。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必须提高独立性,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被忽悠。毕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不应该承担发达国家的不相称作用。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有着自身独立的判断,并不依赖于其他国家的表现,而是主动选择节能减排的发展道路,表现出了一种较高的姿态。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提出这个减排目标,也为促进大会顺利进行尽了一份力。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的下降,要求经济增长速度快于碳排放的增长速度。自2005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把单位GDP能耗每年下降4%的任务纳入“十一五”规划。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预计“十一五”期间可以完成20%的单位GDP能耗下降。节能与减排有着稳定的正比关系,高效能源的利用相应能够导致碳排放的减少。从这个数据来看,到2020年全国单位GDP减少40%~45%碳排放是一个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 记者:我国这一量化的减排任务未来是否会被分摊到各个行业?届时将对我国物流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戴定一: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任务更多是从节约成本的理念出发,油价大幅度上涨等客观因素也带来了全社会节能的动力。而对于2020年我国减排目标的实现,接下来势必要做出新的努力。目前,我国还没有与碳排放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法律规定,预计在下一步实施方案中,陆续会有新的措施出台。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很可能就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出台有关减少碳排放的具体政策,比如考虑增收碳排放税等。一旦相关法规和政策出台,届时将直接左右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物流业产生巨大的直接影响。
资料来源:新浪网 加大关注力度 记者:依据这一减排目标,我国物流业要如何应对?是否有必要现在开始行动起来? 戴定一:从企业角度来说,追逐利益是其天然的动机,多数企业将受政策法规及市场供求关系的驱使,被动接受减排任务。毕竟,企业为公益事业投入巨大成本是不现实的,需要机制的杠杆作用,包括相应的价格、税收和法规、政策等几方面措施出台后,企业就可以在追逐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因此,我们需要等待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出台,以及由市场供需形成的价格机制。 然而,对于一些龙头企业来说,应该尽早参与减排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龙头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第三,有机会参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制订,未来相关政策的制订和出台要从企业实践中提取有价值的经验,单从政府官员或学者中产生是不够成熟的。 记者:对物流装备类企业来说,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戴定一:从整个物流行业来看,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实现碳排放的减少:第一是宏观层面上,政府规划层对于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作出新的安排,起到影响投资的作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实现,如引导钢厂向沿海布局以减少物流量,鼓励企业合并提高规模化生产等等;第二是企业的具体运营过程,具体也分为企业规划和具体运作两个层面;第三是技术层面,即物流装备如何通过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的力量,实现节能减排。 对于物流装备类企业来说,应该更加关注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目前在这方面已经有所突破,比如采用新材料减轻车体自重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科技成果。但不同运输模式的技术门槛是不一样的,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来看,航空和海运业的技术门槛相对地面运输更高一些。 记者:您如何评价目前国内物流业在减排问题上的实践情况? 戴定一:宏观政策环境决定了业界的减排探索仍然非常有限,当前物流业在减排问题上仍处于呼吁阶段,连人才队伍的建设都尚未开启。“低碳经济”事关社会责任和战略眼光,时至今日,大部分企业还没有产生“低碳”意识。前瞻性的探索和研究能够左右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而左右一个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眼光,国内企业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总的来说,国内对于低碳的探索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之前,更多的机构或企业都还在观望。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政府一定会认真实施减排任务,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