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6-0022(2010)01-0077-05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物流园是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自1998年以来,中国已出现了200余家物流园,虽然空置率高达60%[1],但却仍未满足当前国内的物流发展需求,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又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物流水平有待提高,而空间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是决定物流园能否正常、高效运转的基础。国内外关于物流园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概念界定、选址布局、用地规模与流程组织等方面,实证研究则集中在经验总结和发展模式研究上,针对空间规划布局的系统理论研究匮乏。当前主流的空间组织模式为借鉴国外成熟物流园的主导功能类型空间划分模式,从资源共享角度出发。而栾峰等人认为,不具备地域范围内唯一优势资源或特殊政策的物流园,其空间应基于企业差异性进行自组织[1],满足企业需求,故不宜采取单一理想的空间模式。 “政府规划,物流企业主导”是现阶段中国物流园的主要开发模式[2],涉及多方利益主体。政府主体在物流园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考虑同类型功能尽可能集中安排,力求社会资源共享;而入驻企业则关注近期成本问题,倾向于根据需求自建物流中心,企业数量不定,且各企业园内场址选择、用地规模、业务发展等存在差异。因此,在保证资源共享最大化的同时,尚需具备一定的弹性来应对这些不确定因素。 基于这一视野,本文以社会资源共享与企业真实需求的双赢为出发点,尝试构建融合主导功能划分与企业自组织两种方式的物流园空间规划布局方法,在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降低大规模物流园建设风险的同时,提高物流园空间布局的弹性,满足入驻企业开发建设的自主性。 2基于弹性理念的物流园空间规划思路 2.1弹性理念内涵 物流园区的发展是在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中逐步完成的,面临的市场很不确定,需创造一个开放灵活的系统,当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动时,即可做出相关反应,这便是一种弹性。这种弹性需要通过系统的物流园规划来实现,包括市场分析、战略定位、功能设计、布局设计和商业计划“五步曲”[3],而适宜弹性生长的理想空间是重要的物质载体。 2.2理想空间特征 (1)功能区划与空间层级。物流园包含设施公共区与物流企业区,前者以政府主导开发为主,带形布局,形成设施带,增大共享界面;后者以企业自主开发为主,成片发展,提高规模效应。体现为“设施带”构架下“单元—组团—片区—园区”的空间层级关系(图1)。
图1 空间层级关系图 (2)弹性特征。各单元在设施带的支撑下共生,如生物系统中细胞的互动机制,新增单元对系统无结构性影响,原有单元亦可在空间界限内继续演化。当入驻企业数量及单元企业场址、规模、功能等发生变化时,通过规划弹性,园区空间即可做出相应改变,不仅保证了总体结构的完整性,而且还可保证企业发展的灵活性,这也适应了“不确定”发展及弹性空间设计的需求。 2.3空间规划布局方法 在调研基础上,从总体布局、地块控制和单元设计三个层面进行物流园空间的系统规划,制定策略来促进规划的落实。在整体格局控制下,通过设施空间可塑性、企业场址备选区、地块划分与撤并、单元内功能配比等具体的弹性空间设计来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图2)。
图2 空间规划布局的技术路线图 2.3.1总体布局思路:空间生成模型 首先规划设施带,注意其与城市格局的协调,使共享界面最大化,随园区发展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园区发展弹性),并体现场所精神。再借助空间生成模型,从三个层次规划空间功能结构,构建良性物流环境。 (1)空间功能:中心绿化、组团单元绿化、绿化带及行道树阵构建“点—线—面”的绿网生态安全格局(图3-a)。借鉴“环境功能区”概念,在道路网系统下构建物流环境区,便于园区的管理与控制,即组团单元外部由交通通道围合,内部是一个连续的物流作业空间(图3-b)。
图3 空间生成模型图 (2)物流系统:组团单元间互动流通,内部自成体系,包括货物作业实体流和交易信息无形流两种。单元内外代谢通过交通组织与景观渗透,形成一个沟通良好的循环系统(图3-c)。 (3)共享空间:园内公共服务设施共享与企业间互补协作,园外优势条件互补共生(图3-d)。 在此基础上,形成“弹性”图底关系,“底”为含道路在内的设施公共用地,控制设施进行集中建设;“图”为物流企业用地,是企业场址备选区(弹性组团),供有不同区位要求的企业选择入驻(场址选择弹性)。各组团均就近享受公共服务,可弹性划分地块,按需设计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