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产业生产力成长与技术效率变动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军,杨明,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刘军(1970—),男,天津人,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讲师,博士;杨明(1985—),男,湖北恩施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硕士生。

原文出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提升产业效率是产业调整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对1997—2007年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变动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产业技术进步速度缓慢,特别是技术效率负增长造成的产业效率下降是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较快但却大而不强的根源。文章结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指出基础设施网络的协同性不强、高端市场竞争不充分和低端的过度竞争、制造业物流服务水平不高、市场秩序不完善及分散的管理体制等问题是我国物流产业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04 期

字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作为贯穿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重要的生产型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愈发显著。2009年,国务院将物流业纳入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期促进物流产业的良性整合和快速发展,并推动其他九大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效率的提升是产业振兴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较快,但行业成长模式粗放、产业效率较低等问题日渐凸显,对于物流绩效的研究也因此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戴勇(2002)、陈芝(2005)、张宝友(2006)、邓学平(2008)等对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上市公司进行了绩效研究,其基本结论显示中国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发展趋势较好;帅斌(2006)、贺竹磬(2006)、党永强(2007)、高腾(2008)等从行业视角对物流业的绩效进行了评价,认为我国物流产业效率偏低,且地域差距明显。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大都是从物流业自身出发,借助实证手段评价发展现状,未能上升到整个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层面,缺少对物流业产业效率不高的深层次思考。

      全要素生产率(TFP)说明了技术进步对于生产力成长的推动作用,也说明了技术效率的改善对于提高产业效率的重要性。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各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分析物流业产业效率的动态发展状况,并将其分解为物流业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寻找物流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从宏观层面对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最后给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本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框架和产出导向下的全要素生产力指数(Malmquist生产力指数,MPI)分析近10年来(1997—2007)我国物流业生产力的动态成长状况,然后分解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分析我国物流产业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1.全要素生产率及Malmquist生产力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产出导向下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是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下,第s期及第t期的Malmquist指数① 的几何平均数,其表达式为:

      

      以上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表达式衡量的是第t期相对于第s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若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从s时期到t时期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反之,则表示下降。

      2.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分解

      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可进一步分解为与效率、技术、规模变动有关的指数,以深入分析效率的变动情况。即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动指数与技术变动指数的乘积,即:

      

      其中TC(CRS)代表技术变动指数,它表示的是生产率边界的变动情况。当该指数大于1时,表示技术进步;反之,技术倒退。

      EC(CRS)代表技术效率变动指数,产出导向下,技术效率表示的是在既定的投入下,实际产出与最大可能产出的比例。因此,技术效率变动指数表示既定投入下达成最大产出能力的变动情况。在经济意义上,众多影响产出能力的因素都可成为影响技术效率变动的重要因素。微观角度这些因素常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治理机制及管理经营能力等,宏观层面则常常包括宏观环境、管理体制、市场结构等。

      技术效率变动指数还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PC)和规模效率变动指数(SC)②。纯技术效率是指短期内资源配置、技术进步及管理的总体效率,反映了在一定投入条件下产出能力;而规模效率是衡量决策单元是否处于最优规模,反映的是发展规模及增长空间情况。

      3.数据选择与处理

      基于数据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本文选择1997—2007年我国29个省份③ 的物流业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无法直接获取物流产业的相关数据,本文采用货物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通信业三个产业相关数据之和代替物流业④。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8年)、中经网数据库及国研网数据中心。

      本文投入变量为资本和劳动。资本投入指标采用各地区物流产业全社会固定资产额,并以1997年为基准,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可比价格处理;劳动力投入指标采用各省物流业年末在岗职工数。产出变量用各省物流产业增加值表示,并以1997年为基准,按居民交通和通信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可比价格处理。

      三、1997年—2007年我国物流业生产力成长与技术效率变动情况

      将物流业增加值作为产出指标对Malmquist生产力指数计算,并对其进一步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