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系统化模型及可行路径

作 者:
王静 

作者简介:
王静(1970-),女,陕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长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省企业信用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当代学术研究》主编,主要从事物流工程与管理研究,西安 710063

原文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是现阶段我国西部地区推动农村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西部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在分析影响发展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业的因素的基础上,探寻制约其发展的核心问题,建立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系统化模型。结果表明:建设大通道,联合走西口,形成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提高西部地区农产品生产及流通的组织化程度;西部地区逐步引进冷链、保鲜运输;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农产品的包装、流通加工;创建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是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01 期

字号:

      物流管理在工业上的成功应用为农业物流革新提供了新的视角。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持,随着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物流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推动农村生产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加快发展西部农业物流势在必行,我们只有认清西部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问题,抓住机遇,才能取得又好又快发展。

      一、影响发展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业的因素

      西部地区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分别占西部地区土地总面积的44.3%和27.6%,合计共占西部地区土地总面积的71.9%。由于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制约着西部地区农作物种植业的发展[1],同时也表明,研究西部地区农业发展,重点应当放在占西部土地面积71.9%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一)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尚不够高,农业物流发展缓慢

      西部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目前农村税费改革使得农民受益很大,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相对落后,农民收入偏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偏低,农业物流业发展缓慢[2]。同时,农业物流发展缓慢还与西部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二)西部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

      我国西部农业生产目前基本上仍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而物流的供给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实现规模经济。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当农产品集中上市时,物流不畅,加工能力不足,产销脱节严重,损耗情况更为突出。目前农产品流通渠道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多渠道的营销体系。

      (三)西部地区农业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装备不够先进,物流成本高

      “新鲜”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西部的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25%~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蔬菜水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相比之下令人触目惊心[3]。

      (四)农产品加工包装能力比较低下,品牌数量少、覆盖率低

      品牌及包装产品一般是粮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品,进入市场的鲜活农产品基本上仍以散装原产品为主。近几年来,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流通环节的初加工、简单包装的品牌产品数量虽有增长,但所占的市场份额仍然很小,这导致了流通环节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市场间的差价而不是加工增值。

      (五)西部地区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

      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现在西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系统化模型

      (一)制约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核心问题

      1.西部地区缺乏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农资和农产品流向带有盲目性。农业物流流体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与农业物流的信息体系密切相关。而现在西部农业物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流程不合理。这是导致在途损失严重、影响流体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手段缺乏,滞后失真现象严重,赶不上市场变化。据调查,半数以上的“批发市场”不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4]。要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体系。

      2.物流系统化水平低。近年来西部的现代农业物流虽然有一些发展,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系统化。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物流服务需求的认识不足,现代农业物流的观念尚未得到普及;物流服务水平低,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绝大多数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不能利用运输网络优势,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二)新型西部地区现代农业物流的系统化模型

      1.新型农产品流通经营战略模型

      传统的流通方式为:农民从自己的农田中收获农副产品,并在自己的家里进行初级加工,使之成为最基本的“商品”,然后把它们送到附近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或供销社),在这里由农产品采购商对这些产品进行分拣、归类、组配,以达到规模化运输的要求。然后经过各地的一、二级农副产品的批发商,最后经过一定的物流加工配送到各个菜市场或超市供消费者选购。我们根据农副产品及流通形态的不同,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流通战略模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