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方物流与物流模式演化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田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190;汪寿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190

原文出处:
管理评论

内容提要:

第四方物流是一种新的物流外包模式,能够高度整合资源,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本文回顾了第四方物流的起源和研究状况,结合物流理论的变革历程以及国内的商业物流发展,阐述了物流模式的演化过程,分析了第四方物流等各种物流模式的含义和区别。研究指出,物流模式的演化使得物流的运作与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物流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实现了资源效用和社会分工的优化配置、企业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转型,并从商业的支撑者转为主导者,引领商业发展。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01 期

字号:

      作为对现代供应链管理挑战的突破性解决方案,结合了物流外包和内置优点的第四方物流正在兴起,并演变为物流业中一种新的商业运作模式。第四方物流(4PL[TM],Fourth Party Logistics)概念由安达信咨询公司①在1996年最早提出并注册商标,认为企业由70年代的自营物流,到80至90年代把物流功能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趋势,会逐渐演变为企业专注在其核心业务,而把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上有关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的管理和技术服务,统一外包给一个一站式集成服务提供者。这种多元整合服务不是单独一个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所能胜任,必须整合一个或多个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以及其他相关的咨询、金融、信息技术等服务提供商,而整合这个服务联盟的主导者就是所谓的第四方物流[1]。安达信咨询公司对第四方物流组织注册定义如下:“是集中和管理本组织和其他组织的资源、功能和技术,并设计和运行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集成商。”

      第四方物流概念提出后,从理论到市场运作都对第三方物流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其最初的概念偏向于类似安达信咨询自身这样的咨询公司来扮演这种整合者的角色,不可避免的引发了第三方物流业者的排斥。第三方物流业者和一些研究人员从物流运营对象的角度,认为在物流链中,物品买卖双方为“第一方”和“第二方”,而独立于这两方之外专门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为第三方,从这个角度认为不存在所谓的第四方物流,其概念的提出不过是巧立名目为咨询公司争取新的市场机会[2]。而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第四方物流相对第三方物流而言具有自身的优越性,如Craig[3]、Vaidyanathan[4]和Harney[5]等研究指出第四方物流能够提供比第三方物流更多的、更先进的物流外包服务。但这些研究都没有很好的解释第四方物流作为一种物流模式的演化过程,揭示第四方物流与前三方物流模式的区别,而且第四方物流本身的定义也不是很明确,以至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第四方物流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认知,对这种新物流模式的研究和实践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第四方物流的最初提出者Gattorna[6]也认为:“第四方物流的概念需要在商业运作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根本性的修改”。

      要深入理解进而运用第四方物流,必须先了解物流模式的演变过程,考虑到中外商业运作和物流实践的发展过程并不完全相同,本文即从Gattorna关于结合商业运作发展来重新认识第四方物流的角度出发,运用复杂性科学关于系统演化的思想方法,根据近百年来物流理论的发展过程,结合国内本土企业运营和商业发展现状,阐述了物流模式的演化过程,揭示了第四方物流与其他物流模式的概念和区别,讨论了第四方物流在国内商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方物流的起源和研究

      1994年,安达信咨询公司对英国的250多个组织的调查发现,平均仅有1/3的受调查者觉得他们实现了对第三方物流的最初期望[7]。虽然第三方物流在提高核心竞争力、改善客户服务、减少资金需求、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说,其成本节约十分有限,并未达到真正的系统最优。企业的高层人员依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用来管理使第三方物流发挥作用的关系网和资源。尤其是企业在和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度过最初的减少成本阶段后,来自第三方物流关系的利益就开始减少了,甚至很多时候,客户觉得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并不能为之降低成本;而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则感觉客户在努力将其利润削减到最低,使得第三方物流没有足够的利润来开发新的增值服务。每年的谈判和竞争的报价请求,使得第三方物流提供商陷入了不断降低成本压力的循环,以及薄利与新创新方案需求的困境。针对这种局限和运作困境,安达信咨询公司以Gattorna和Evans等为代表的一部分供应链专家对这个问题开始了研究探索,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1995年开始形成第四方物流思想的雏形,在1996年正式提出并注册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8]。

      从1998年开始,Gattorna等先后出版了一系列著作[7,9-10]对第四方物流进行详细介绍,补充说明“是集中本组织和其他组织的资源、功能和技术,设计、构建和运作综合供应链方案,并且具备文化敏感性、政治和交流技能和商业敏锐性,不仅能发现价值,而且能创造激发参与各方和对参与各方具有激励作用的可接受的协议的集成商。”认为“第四方物流的概念解决了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的不足,并且提供了获取实质性增长收益的机会,而且第四方物流概念可以拓展到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中,将其转变为第四方物流。”指出“第四方物流概念并不是万灵药,只有对风险进行适当管理,它才会成功,并且仅仅适用于一些经过选择的行业,”并分析了适合进行第四方物流合资的行业及企业的特征:“低行业集中度,低利润,视物流为非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以及有多个业务运营的企业。”此外还描述了几起成功的第四方物流运作实例。

      此后,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对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性质、起源和组织结构及其应用上进行了一些探讨。如Bade和Mueller[11]认为第四方物流是一个单一组织,制造商或发货商能够将其供应链的全部环节外包给这一组织,它可以设计供应链,并提供供应链的全面解决方案;Skjott-Larsen[12]指出泛欧地区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通常扮演客户与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之间的接口,“第四方物流可以看做是集成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和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等能力的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Bauknight和Miller[8]认为第四方物流应该提供多种供应链功能和过程,而不仅仅是传统的运输、仓储等物流外包活动,要成为成功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需要很好的平衡一系列服务提供商和客户以及其供应链伙伴的能力,并且认为第四方物流是供应链外包的革命,与物流业中的其他概念相比,第四方物流是一种提供更广范围服务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一种更高维度的物流外包,并认为4PL与客户之间是一种长期委托的关系,4PL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不断发展,互相得益;Nissen[13]分析了在e-ChainManager软件平台下第四方物流电子市场的结构和功能,认为第四方物流电子市场是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集成的一个典型实例;Chu等[14]在著作中以一个航空运输公司的营运为例,设计了一个第四方物流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并详细分析了公司第四方物流业务的运作以及构建第四方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的利益、成本与风险;而Hui等[15]采用一系列AHP模型和ANP模型,对一个具有第四方物流性质的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规划的收益、成本和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国内对第四方物流也进行了一些后续研究,代表性的如张新和田澎[16]从外包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第四方物流的相关概念及其物流优化方案,并结合埃森哲成功实施的第四方物流案例来论证第四方物流能够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观点;杨宝军和李华增[17]从企业竞争战略的角度出发,指出第四方物流产生的必要性,并分析第四方物流在整个供应链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第四方物流提供商应该具备的能力,结合国外一个实例讨论了一种第四方物流可能的运作方式;唐斌和唐万生[18]从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要求日益复杂情况下的局限性角度出发,分析了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方式和解决方案的创新性,随之提出在我国当前发展第四方物流的紧迫性,并探讨了相关的基本措施和战略对策;而文海旭和冯兰杰[19]从中国第四方物流业务开展的主体、客体、环境进行分析,对在中国实行第四方物流的现实性进行了论证,得出了目前在中国开展第四方物流条件尚不充分的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