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教育机理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贝静红,浙江海洋学院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信仰具有强大的协调力和凝聚力,建立和巩固科学的主导信仰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巩固和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0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信仰是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的心悦诚服,并从内心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①。信仰作为社会机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千百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协调功能,同时,它又作为一种带有崇高理想色彩的理论体系,为个人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动力。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我们解决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我们又将迎来“什么是民主,怎样发展民主”的课题。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积极的协调的科学的发展,因此必须给予信仰问题足够的重视,着力加强和巩固科学的主导信仰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正是这一进程中的唯一正确的必然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青年信仰选择的胜利之果

      伟大的诗人歌德曾对信仰有过这样的论述:“世界历史的唯一真正的主题是信仰与不信仰的冲突。所有信仰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是光荣灿烂、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不管这信仰采取什么形式;另一方面,所有不信仰在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也不管这信仰是什么形式),都只得到一点微弱的成就,即使它也暂时地夸耀一种虚假的光荣,这种光荣也会飞快地逝去,因为没有人操心去取得一种对不信仰的东西的知识”。②歌德的话深刻地表明,信仰在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青年的信仰选择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民主革命时期、50-70年代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时期。自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实质上是一部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而救亡图存的历史,民族矛盾一直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当八国联军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我国有识之士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失败了。中国社会信仰出现了深刻的危机。这时,“五四”运动爆发了,这是一场由政治、经济层面拓深到思想文化层面的信仰革命,在这场信仰选择的大论争中,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以梁漱溟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但事实上,他们所设计的西方的政治、经济加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信仰,是一种抽象的非历史的空想。历史的潮流大浪淘沙,近百年的文化砥砺和冲撞,终于使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90多年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既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又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唯一正确选择。

      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束了过去那种受欺凌、受奴役的四分五裂、内外交困的历史,开辟了一条发展中国的正确道路。当然,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唯一正确选择,重要的还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以及他满足中国实际需要的程度。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③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批判的基础上的新的信仰的选择,又是一种在展示个性自由的基础上,注重集体、注重社会、注重人之类的新的信仰的选择。我们完全可以断言,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被历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科学选择。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家园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一是它所产生的历史条件还存在;二是它的真理具有科学的和道义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在于它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它的当代价值,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仍是现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信仰的科学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统一。

      第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哲学本性的开放性和自我批判精神依然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方法论前提是辩证法;它的本体论基础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④马克思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批判的精神”,马克思说:“如果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那么我们便会更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我指的就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地批判,所谓无情,意义有二,即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⑤不畏权贵、勇于自我解剖和自我否定是无私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独有的理论勇气和高贵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所揭示的基本原则同时也适用于它自身,这一逻辑的和理论的彻底性正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真正的生命力的哲学世界观的基础。实践唯物主义的精髓就在于实践的批判,即哲学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