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由于我国社会结构和各种体制正处于改革发展之中,很多关系还没有理顺,各个部门、组织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尚处于自发发展状态,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共青团组织和自发性青年组织的关系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之中,如何认识和恰当处理双方之间的关系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对于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推动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把自发性青年组织和共青团组织各自的问题纳入到我国社会组织化建构体系的发展背景之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来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发展方向。 一、我国社会组织化建构体系的发展和自发性青年组织的兴起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转换,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建构体系:一种是发生于1949年之后,来自政治的力量,以政党为主体的组织化社会建构体系;一种是发端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仍在发展之中,来自经济的力量,以独立法人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化建构体系[1]。组织化社会建构体系的基本特点是借助于核心政治力量,依靠国家机构、政党及其外围组织,自上而下地把社会各个力量组织起来,形成统一的领导和秩序,其组织相对稳定而封闭。这种社会组织方式的优点是统一领导和管理方便,利于进行有秩序的社会动员;缺点是组织中的个体活力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容易使组织的功能发挥单一化或片面化,从而不能灵活有效地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多样性需求,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一些外围和基层组织的形式化和空洞化。但在我国以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上述组织化社会建构体系是与此相适应的,有效地配合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动员和管理。 与此相比,社会组织化的建构体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力量组织方式,是自主化的社会和个体基于自身的利益和愿望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其凭借的力量是社会和个体的利益和兴趣,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变易性和无序性。这种社会组织起来的方式,使个体和社会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但是各种不确定性、盲目性、冲突、失序等风险也随之剧增。不过在这种社会组织化的结构体系中,风险的高低是与各类组织本身发展的程度成反比的,也即社会组织化程度与合理性越高,上述的风险也就越低。这种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及其合理性,既体现为在一个特定社会的所有成员中有组织地参与社会事务的社会成员的比例,还体现为在一个特定社会中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有哪些方面、在多大范围是有组织地进行的[2]。 我国从组织化社会建构体系到社会组织化建构体系的转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展开的。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实行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获得了相对独立于政府的地位,恢复了其自主性,并促使社会产生利益的分化和重组,形成许多分散的多元的利益群体,个体也开始纷纷从原有单位和组织下解放出来,这些变化都为社会组织化生长提供了空间和土壤。与此同时,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进程也紧随其后,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从政治意义上说就是国家与社会从高度一体化到逐渐分化的过程,即政府向社会放权的过程。国家权力从企业和事业以及社会领域逐步退缩,留下的真空就需要社会组织来弥补,因此,各种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也是一种社会客观需求。 在这一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的民间组织发展迅速,1997年,全国县级以上的社团组织即达到18万多个,这个数据到2008年增加到41万还多[3]。这类统计还没有包括县级以下的各类民间组织和大量非正式组织。在民间社会的联合和组织化过程中,青年作为需求最为旺盛、思想最为解放、交流最为活跃的群体,组织化的愿望更为强烈。因为青年人在彰显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更需要通过和依托组织化的团体。同时,青年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在组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充分展现,根据调研,众多的创新型的社会组织中,绝大多数是青年组织,这些青年组织依托网络聚会交友、践行公益、参与社会事务,活动充满创意,影响日深。 所以说,让青年人组织起来,既是我国社会组织化建构体系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青年人的主观需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自发性青年组织数量快速增长的事实正是这种双重要求的反映。自发性青年组织是一种非正式的青年组织,主要指不受各级政府机构或各类正式组织控制,以青年为主体,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行运作和自我治理,以活动为平台,以民间组织形式存在,且主要依托现代化通讯平台如网络、短信等进行联络的各种群体、社团、协会。依据这些特征,共青团上海市委在对其进行调研时曾将之称为“青年自组织”。自发性青年组织充分体现了青年人的社会性、发展性以及青年参与社会生活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 目前,我国自发性青年组织发展处于参差不齐的阶段,自发性青年组织的发展状况与各地的经济条件、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在发挥社会功能上,自发性青年组织受制于自身发展状况的限制,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存,优势和弊端也十分明显。 1.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自发性青年组织是我国社会组织化建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社会广大青年人实现自主性、创造性、和谐性和与有序性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自发性青年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满足了广大青年的多样性需要,适时填补了我国转型时期传统社会组织方式导致的空白地带,并为各种创新型的需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主要体现在:第一,自发性青年组织具有培育和开创新时期社会文化和道德风气的作用;第二,自发性青年组织能够为各类社会服务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和物质资源,各类青年组织不同程度地满足了青年在交友、休闲、娱乐上的需求,也挖掘青年自身的力量解决青年婚恋、生活、帮困等现实问题,同时还积极引导青年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第三,自发性青年组织能够及时反映青年人的利益和诉求,是青年诉求的“显示器”、“调和器”,青年人依托网络,通过感兴趣的议题集聚起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利益诉求表达、意见整合的过程[4];第四,自发性青年组织具有强大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由于青年人思想活跃,容易受到各种观念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在群体活动中受同伴和组织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大,因此,各类青年组织也是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