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10)03-0073-07 一、问题的提出: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群体 文化研究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不再是满足于对某个观念、信仰、伦理的定义,而是努力去阅读、解释特定群体、个人生活实践的过程、经验;不再是一种宏大的叙述,而是揭示社会生活之复杂性。尽管文化研究(包括文化社会学)都还没有普遍公认的定义,但无疑已经变成一种新的知识体系、理念与方法。 这种发现与描述的研究方法,改变了研究者的思路,不是去界定“你们应该做到什么?”而是去思考被研究群体的行为、经验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从而,“透过日常生活,即雷蒙·威廉斯用所谓‘生活文化’来理解文化”。[1]1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还没有完成之时,提前进入了全球时代、信息时代与消费时代。中国成为一个媒体大国、手机大国、电视机大国、互联网大国,MP3使用者的大国。不仅是新型电子产品越来越成为生活必需品,而且由于新的技术因素介入了社会变革,使城市化、都市化进程具有了某些后现代城市特点(如媒体城市的出现),消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消费时代到来相联系的青年现象凸显出来了。大学生群体就是这样的青年群体中的一支。 消费文化是一种符号象征与价值。它是通过广告、电视、媒体、商业品牌、大商场、购物中心,发展起来的一种符号化的消费生活方式及价值选择。它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消费时代的生活格调、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在社会理论的框架中,消费文化的研究已有多元的学科视角,它处在文化研究、文化社会学研究新的方向中。 消费文化与青年,是当代消费文化研究一个子系列。法国社会学者埃德加·莫兰认为,“新青年阶级作为一个年龄阶级出现在20世纪中叶,这无疑是充满了表演和想象的资本主义不断刺激的结果”。[2]216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消费文化研究切入点之一就是欧美青年运动。许多学者重要的学术思想(如福轲、马尔库塞、玛格丽特·米德、丹尼尔·贝尔等学者的思想)就与20世纪60~70年代的青年运动的再思考有关。同时,战后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的兴起直接与考察消费时代的青年生活方式相关,他们较早地提出了青年反正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出现,是“传统的工人阶级生活方式与新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矛盾”的结果。[3]23 此外,当代的后现代研究是和消费文化研究联系在一起的,从后现代理论的阅读中我们可以阅见“后现代文化实践中的青年”、“消费文化中的青年”的身影。英国文化学者迈克·费瑟斯通有一个观点,“不应该把后现代主义仅仅理解为一个时代的变迁或者资本主义的一个新阶段。相反,我们应该关注那些文化专业者、文化中间人以及各式各样新文化产品迅速膨胀的受众的行为,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与文化的不同中间状态。”[4]3这个“经济与文化的不同中间状态”展开了一个理论想象力的空间。 从1999年6月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2001年到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分别为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40万,413万,2007年更是达到495万,是扩招前的4.2倍。2009年达到600万多。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群体拥有文化资本与欣赏流行的素养,具有多元的文化消费需求。承认与发现他们的“文化中间状态”,是认同与发现他们在中国现在与未来消费生活中独特的文化生存。 二、记录经验:对消费文化“接受”中的自我转变 文化接受,是本文的一个关键词。作为研究切入视角,笔者不用“文化适应”,而用“文化接受”,是想突出一种文化研究的思考方向。 “文化接受”研究是跨学科的。它直接来源于文学研究中的“接受理论”。接受理论认为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与创造的文本,强调重视读者的经验。接受理论也是来自解释学的方法与思想,伽达默尔认为“意义总是他或者她在阅读一个文本时由个人创造的某些事物。”[5]42文化社会学的“文化接受”研究从早期“接受理论”对文学文本的研究转到广泛关注传媒、消费文化产品的文化接受过程,重视其中的“高级和低级的”产品被生产、接受的文化情境,重视发现其经验的、亚文化的群体“接受”过程及意义。[6]196-197 经验,也是本文的一个视角。经验既是理解文化与社会变迁丰富来源的路径,又存在于社会互动之中。经验可以带来理解文化与社会变迁的“情境化知识”。经验里存在着主体间认同与主体性的形成,“经验涵盖了社会形式”。[1]40 从2004年以后,笔者基本上采用个体访谈的方式,对以江苏为重点的、包括外省的大学生、硕士生有关的生活方式转型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所指的当代大学生是泛指80后以来的大学生、研究生,而不是狭义地指当下在校大学生),力求获得有关消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直观、深入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