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独生子女研究30年:两种视角及其局限

作 者:

作者简介:
肖富群,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广西 桂林 541004;风笑天,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导 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我国的独生子女研究已经开展了30年。相关研究基于两种视角:一种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社会化、社会适应等问题;另一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变量,探讨独生子女现象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已有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至少有三个问题没足够重视:独生子女人口对社会结构各层面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成年独生子女和“独二代”研究;农村独生子女问题。这也是继续开展独生子女研究值得着力的地方。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0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0)07-0045-08

      我国1979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至今已过去30年。30年里我国出生了近一亿的独生子女①。我国的独生子女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直接结果,并非人们生育意愿的真实体现,这一非自然的生育事实给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也得到了学术界的持久关注。我国的独生子女研究在这30年里表现出一副什么样的图景呢?1980年代,独生子女的个性心理和教育问题是研究重点。1990年代,独生子女的社会化问题成为研究主题。2000年以后,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步长大成人,学术界开始关注独生子女的婚姻家庭和社会适应问题。不同时期的独生子女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两种视角:一种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独生子女的个性特征、社会化、社会适应等问题;另一种视角是把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变量,探讨独生子女现象对家庭、社会的影响。

      一、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对象②

      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这与“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传统生育文化极不协调,使得日常生活中的生育问题成为一个凝聚世人注意力的社会事件。独生子女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所有希望,自然而然地受到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分外关注。国外早期关于独生子女的一些负面研究结论成为我们认识国内独生子女的基本知识背景③。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基本上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在社会生活当中的。

      (一)独生子女的人格与个性特征

      与独生子女的人格、个性特征相关的负面报道比比皆是,但是规范的学术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却不支持人们对独生子女的这一刻板印象。1980年代初期的一些研究确实认为独生子女在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上不如非独生子女,比如娇气、任性、劳动观念差、自理能力弱等④。稍后的一些研究却认为两类子女在个性品质上并不存在明显差异⑤。1980年代中后期和1990年代初期的多数研究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格、个性心理和行为上有些许差异,但不存在人们普遍担心的那种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自我中心和学习动力方面表现得比非独生子女强,独立性方面则不如非独生子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差异分别有所削弱甚至消失⑥⑦。1990年代中后期及其以后,相关研究结论一般都认为独生子女在人格、个性特征方面是正常的,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优于非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的人格、个性特征研究一般是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学者开展的。随着时间的延伸,相关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变化。1980年代初期和中期主要是研究学龄前期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1980年代后期主要是研究小学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1990年代中学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研究逐渐成为主流。而到了2000年前后,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心理特征的研究开始出现。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长大成人,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减少。我们可以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性格特征差异大体呈现出“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年龄越大差异越小”的趋势。

      (二)独生子女的社会化与社会适应

      与独生子女的人格、个性特征研究相比,独生子女的社会化、社会适应研究开展得要晚一些,但这是社会学界研究独生子女的重要议题。独生子女的社会化研究主要集中在1990年代,探讨青少年独生子女的基本社会化。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研究在2000年以后开始出现,探讨青年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状况。

      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外部环境具有独特性。家庭规模的变小、家庭结构的简化、家长角色的变化,居住形式的变革、学校教育的扭曲、大众传播媒介的扩张,构成了一代独生子女特定的社会化环境。这种特定的环境从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到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早期社会化过程中,父母认识上偏重依赖性而忽视独立性,教育上偏重情感而忽视理性,培养目标上偏重眼前而忽视长远,这给独生子女的社会化带来一定的影响。

      学龄前及小学独生子女的社会化研究一般都是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初期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学龄前及小学独生子女与其同龄的非独生子女在合群性、社会交往能力、个性心理特征、生活习惯、学习成绩、身体状况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是正常的,他们与同龄非独生子女之间在社会化各个方面的相同点多于相异点。农村中小学独生子女在上述方面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也无明显差异⑧。1990年代中后期,独生子女大学生越来越多。总体上来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理想、求职、学习、经济水平、交友、恋爱、个性等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异。是否有兄弟姊妹这一个因素并不能决定个体成员成长的社会性质。对于那些存在差异的方面,不能排除学生来源的差异、学生年龄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时间进入21世纪,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成年,这意味着他们基本社会化阶段的完成。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状况既可以检验基本社会化阶段的社会化效果,又是继续社会化的起点。社会各界,尤其是大众媒介开始关注青年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评价他们作为正式社会成员的种种表现。现有的相关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职业适应状况良好,两类青年在职业适应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是否独生子女与青年的职业适应无关⑨。而且,除了未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独立生活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外,两类青年在工作、恋爱婚姻、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都不存在明显差别⑩。已婚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父母角色的进入、准备、扮演和对父母角色扮演的自我评价等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父母角色的承担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发生根本变化的关键(11)。这些研究结论都表明,独生子女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在职业、婚姻家庭方面都没有表现出适应不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