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的内容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侯迎忠,男,湖南石门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学博士,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媒介与社会发展、对外传播,广州 510006;罗利娜,女,广东惠州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6级本科生,广州 510006

原文出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本文以三家传统主流报纸有关大学生的报道为例,分析大众媒介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媒介形象。经过抽样分析发现:主流媒体有关大学生的报道以正面或中立报道为主,较多关注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就业/创业、生活点滴、需求与救济、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就业问题已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但相关报道主要集中在反映问题、提出措施方面,缺乏对问题的多维分析与深层思考。最后提出,大众媒介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客观、公正地塑造大学生的媒介形象。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0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0)02-0051-04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自身的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的繁荣与强盛。正因为如此,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的关注程度和期望值相比一般的同龄青年要高得多。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大学生在人们的印象中由“天之骄子”渐变为“凡夫俗子”,社会为这一特殊群体贴上了“80后”、“90后”、“新兴人类”等蕴意复杂的标签。而大众媒介在塑造大学生形象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媒介商业化浪潮使得大众媒介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忽视社会责任,导致恶意炒作、歪曲事实的报道层出不穷。前些年,一系列有关女大学生“卖淫”的“重磅新闻”使得女大学生群体的真实形象逐渐被媒体营造的“拟态形象”所扭曲并取代。而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由于无法承受学业及心理上的压力,患上心理疾病甚至自杀,也成为媒体进行炒作与放大的新闻素材。一时间,大学生又成为心理脆弱、无责任感的代名词。而高校扩招造成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金融危机使得原本严峻的就业困境雪上加霜,这一切似乎告诉我们,大学生在现实生存环境中已然成为一个弱势群体。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大众媒介到底在塑造什么样的大学生形象?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是否完全反映了该群体的特征?在媒介拟态环境中的大学生形象会否影响到这一群体的生存发展?基于这些疑问,本文试图以传统主流媒体有关大学生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报道内容的抽样分析,探寻当下大学生的媒介形象,以及大众媒介应当如何更为准确地塑造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媒介形象。

      二、文献回顾

      社会群体的媒介形象研究较早进入西方传播学者的视野。20世纪初,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化和巨大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和能力、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整个外部环境和各种事物都有经验性接触,人们对于不能亲身感知的外界环境和事物,会通过大众传播提供的信息环境去了解,从而使人的行为不一定是对客观环境的反映,而变成了对大众传媒所提供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映[1]一些西方学者认识到大众媒介具有塑造媒介环境、主观呈现社会个体或群体形象的功能,着重于探讨某些引人注目的群体,如女性或少数族群的形象在媒介中是如何被表现的,并由此扩充为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文化研究。在中国,关于“形象”的研究首现于一些国家形象、企业形象、社会群体机构形象的研究领域,而对于社会群体或个体的媒介形象研究,尤以先进典型人物、女性、农民工等为多,而以大学生的媒介形象为研究内容的成果尚少,笔者分别以“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大学生形象”为主题,通过中国期刊网进行搜索,在1996年-2009年的10多年时间内只有7篇相关论文,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大多是围绕“妖魔化”、“污名化”、“扭曲”等关键词。叶兵、蒋兆雷对全国各大新闻网站及主要报纸2006年11月份以“女大学生”为标题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并证实媒介倾向于选择(甚至于随意放大扭曲)女大学生负面新闻,丑化了女大学生媒介形象。蔡月亮的研究发现,近几年来有关大学生的新闻呈现负面化态势,而不少是以猎奇、刺激、煽情为价值取向的,大学生的精英形象正在被消解,大众传媒中的大学生形象正在被妖魔化。卢德平的《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报告》显示:对贫困大学生现象,社会公众明显认知不足。相反,富足的适度消费与略显奢侈的高消费成为社会公众认知的主流。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原因是“就业压力过大”。对于大学生学习态度持积极评价的比例和持消极评价的比例基本持平。[2]李薇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下列典型形象:就业和创业中的积极形象与消极形象并重;热衷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两性观念开放;高消费和缺乏理财能力;犯罪报道中的弱者形象;消极的女大学生形象。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传媒歧视,即媒体对大学生形象的边缘化和对大学生形象的媒介定型。[3]上述这些研究多采用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法,说明大众媒介在塑造大学生的媒介形象方面多少存在着偏差与问题,为本文的论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研究样本和方法

      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三家主流报纸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为关键词,以2008年全年为时间界限,抽取上述三份报纸每周三的报道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对其中虽有涉及大学生内容,但非新闻类报道或未将大学生作为报道主体的报道剔除,共获得405篇相关新闻报道,其中《广州日报》169篇,《羊城晚报》160篇,《中国青年报》76篇。为便于统计分析,将有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按以下主题归类整理:“就业/创业”;“教育”——涉及学习和相关技能培训等;“新闻炒作”;“公益活动/社会实践”;“人物故事——突出大学生个体形象的故事;“事故/违法事件”——包括大学生为受害方,或者大学生为主谋方的事故或违法事件;“身心健康”;“需求和救济”——大学生的各类诉求、求助以及社会各界的各种救助。“生活点滴”——反映大学生校内外业余生活、奇闻趣事等。“国际大学生问题”——反映国外大学生现况的报道。

      四、研究发现

      1.从报道主题分析,三家报纸关注较多的是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就业/创业、生活点滴、需求与救济、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这些主题基本上涵盖了405篇报道中的70%,而事故/违法事件以及新闻炒作等负面内容只占了很小的分量,不到10%。(见表1)

      

      分别观之,三家报纸对大学生的报道关注点又各有侧重,如《广州日报》主要关注“身心健康”“创业/就业”“生活点滴”“人物故事”等领域,《羊城晚报》则集中在“就业/创业”“生活点滴”“违法事件/事故”“需求和救济”等领域,《中国青年报》主要集中在“需求和救济”“就业/创业”“生活点滴”“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领域。这也体现出三家报纸不同的新闻视角与编辑风格。

      (1)《广州日报》:营销和新闻报道相结合

      这里主要体现在《广州日报》策划并举办的“第二届校园风云人物PK大赛”和“第一届《U-news》办报大赛”。

      “第二届校园风云人物PK大赛”主要是通过刊登校园相关风云人物的事迹,网上投票等多种方式,将报纸的营销手段和新闻报道相结合。在抽样的27篇人物报道中,有关第二届校园风云人物PK大赛的稿件就达24篇。在塑造人物方面,“风云选手”的个性化得到很好体现,范围涉及文体、学术、社会实践等多方面,体现积极向上和青春活力的大学生形象,在标题设置方面,以口语化为主,体现时尚性。如《型男多粉丝》《吴林娇:篮坛“花木兰”球技胜男儿》等。因此整体报道风格贴近受众,也能积极地调动起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加了新闻报道的趣味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