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混混,我采取的是普通农民的看法,指那些在普通农民看来不务正业,以暴力或欺骗手段牟取利益,对农民构成心理强制,危害农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扰乱乡村生活正常秩序的人群。乡村混混组成的圈子,我称为“乡村江湖”。 一、社会转型中的乡村混混 从两湖平原县市的经验材料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混混可以分成四代。1980年代乡村江湖中的“顽孩子”可以算第一代,他们出生在1960年代;第二代,出生在1970年代;1990年代末和世纪之初进入乡村江湖的混混是第三代,他们出生在1980年代;现在进入江湖的乡村混混是第四代,他们出生在1990年代。 (一)混世于乡镇的第二代混混 当前农民最熟悉的是第二代混混,表1所列是楚江市沙桥村(地名、人名已作匿名处理)当前最活跃混混的相关情况: 这些混混基本上属于第二代混混,他们年龄相对比较集中,出生于1970年左右,年龄在34-40岁之间,只有极少数例外。他们有一些共同的个性特征。其一,基本上都是当地人。他们一般在本地混,但混的范围不尽相同,活动范围比较小的在本村混,大一点的到镇上混,再大的可能去县城或市区混,也有个别去发达地区混。其二,大多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混世。他们从学校出来后,大多做过一段时间的“无业游民”,那时,成天四处游荡,不务正业,最初以偷鸡摸狗、盗窃、勒索、抢劫等为收入来源,一些人因此曾被治安处罚或判刑。他们中的许多人染有好吃懒做、赌博、嫖娼甚至吸毒等恶习。其三,绝大多数来自当地强大的姓氏家门,背后都有强大的家族支持,家中兄弟、堂兄弟很多。虽然沙桥村最大姓氏为万姓,但也只占了全村总人口的40%,而万姓混混却占了整个村庄混混的90%左右。 第二代混混最初主要在乡镇范围内混世,混世时间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中后期。这时整个乡村江湖处于混乱状态,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如同上节所述,乡村混混的混世方式大多以暴力形式进行侵财型犯罪。由于他们混世主要依靠暴力和暴力威胁,没有强大的家族做背景,很难在当地有暴力威胁效果;而且,兄弟多、家族势力大,碰到麻烦时可求助的对象也比较多,解决混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容易,那些出自小家族的混混更容易受到公安机关的打击。第二代混混在1990年代初几乎都进行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型犯罪活动,但由于不同混混的家庭背景、性格、运气有所不同,有的犯罪后很快被发现,而受到打击进入监狱;有的犯罪行为被发现后,通过各种关系逃避了惩罚;有的一味讲究享受,通过犯罪弄到钱财后就肆意挥霍;有的则处心积虑积累财产,这些财产很容易就变为合法财产。
1990年代末期,对于所有的乡村混混而言,乡村社会中都蕴涵着巨大的机遇。这个机遇是国家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县乡政府对乡村混混的功能性需求。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县乡政府对社会的治理难度越来越大,这尤其体现在各种税费的收取上,包括农业税费和城镇的各种管理费等,这时政府开始利用乡村混混帮忙收税。二是县乡政府的经济发展策略使得乡村混混谋取利益可以从侵财型犯罪转向“灰色”经营。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各地政府开始将“钱”当作施政的第一目标,忙于开发各种项目工程,这对于那些头脑灵活、与政府官员有特殊关系的乡村混混来说,是谋取利益的大好机会。三是乡村市场的发育以及国家和集体公共资源的市场化,向乡村混混提供了一个“原始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使得已经在侵财型犯罪中完成了“原始积累”的混混可以开始以合法的形式追逐利益。四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使得企业发展需要混混“保驾护航”。其中既包括企业家为了更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需要,要求混混提供各种保护;也包括借混混之手,用非法手段谋取更大的市场利益。 不同地方的江湖机遇侧重可能有所不同,这与地方经济特色有关。大体上说,每个地方都存在这些机遇,只是它们有小有大,并不均质。当然,并不是每个乡村混混都能把握到这些机遇,而只有少数混混才能把握住,他们符合下列几个条件:一是处事有度,不是一味暴躁蛮干,能做到有勇有谋;二是久混江湖,运气好,犯罪行为没有被发现,或者关系强,犯罪行为被发现也能开脱而没有受到严厉打击;三是不一味追求享受,能够在混世过程中逐渐积累财产,完成足够的“原始积累”。当然,不同的机遇对条件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对机遇的把握,使得乡村江湖出现转型;对机遇把握能力的不同,使得乡村混混开始出现分层。总体而言,沙桥村当前的在村混混和在镇混混对1990年代后期的机遇把握不同,各人“前途”也因此殊异。 万清家族势力很大,亲戚中做官的多,1990年代初,他“犯事”后总能被“解救”出来。1995年,万清组织了一支四十来人的“队伍”,想垄断镇上的鳝鱼收购与销售市场,但并未成功。冲突中,万清及其同伙将镇上老板殴打致脾脏破裂,他因此被拘捕,但不久就被“解救”出来,事情不了了之。万清在镇上一举成“名”,“威风”大涨。2000年以后,万清开办了一个小酒厂,垄断了村里所有小卖部的白酒买卖;在龙虾上市季节,他和镇上的几个混混配合以垄断市场的形式收购龙虾;此外,他还承包二十亩集体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