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一、调查的背景、对象和方法 大学生“村官”群体从出现到现在,媒体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他们中间的成功案例,以此作为对这一政策的诠释和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引导。为了了解大学生“村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我们采取质性研究的方法,来到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的三个大学生“村官”集中居住点,对居住在那里、工作满一年的12位“村官”进行了访谈,并在其中7位的带领下,来到他们所在的村子,对部分村干部和村民进行了访谈。之所以这样选择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北京市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早,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得到中央认可。2006年至今,共选聘大学生“村官”8136名,基本实现了“每村有两名大学生”的目标。①第二,任期满1年的大学生“村官”已基本适应了身份和生活世界的变化,完成了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在此状态下,回顾当初的选择,审视当下的处境,规划下一步的发展,应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村官”的角色扮演,我们尝试以符号互动论为基础来解构“角色”这一概念。根据Thibaut和Kelley的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②据此,可以从三个层面考察大学生“村官”的角色扮演: (一)对角色的期望:政府、村干部和村民 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首先遇到的是社会和他人对这一角色的要求和期望。一般而言,为了更好地扮演角色,人们会尽力了解期望中的理想角色。就大学生“村官”而言,角色设置本身就内在地蕴涵着国家、社会对它特定的要求和期望。2005年6月,中央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两方面的矛盾:“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至于担任什么职务,这一职务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即角色规范)没有明确表述。紧随其后,北京市出台的《实施意见》也只是将进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定位于“基层组织管理职务,如村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至于“助理”的职责有哪些没有明确规范。在以后的实践中,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村工作,“他们有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村里制订发展规划;有的利用自身特长,帮助村里推销产品;有的结合所学专业,在种植、养殖、果树栽培等方面进行实验和探索……被村民形象地称之为政策宣传员、决策咨询员、科技普及员、信息调研员、档案管理员、村务协管员、文化小教员、活动组织员”。③其实,这里“八大员”的称谓,既是政府借村民之口对前期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总结,更是对以后大学生“村官”角色的期望。当然,政府只是从宏观上引导着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在现实中直接影响着“村官”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的还有村干部和村民的期望。 就村干部而言,作为上级政策的执行者,对选派而来的大学生“村官”还是接受的,基本认可“为新农村建设输送生力军”、“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新鲜血液”这种说法,但由于他们各自知识结构、政策水平、办事理念以及村子实际情况的不同,对“村官”的要求和期望也很不一样。在我们走访的7个村子中,3个村的干部对“村官”抱有很大期望,认为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提高,应该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两个村的干部对“村官”的使用表示茫然,说“大学生能干什么,我们也不清楚。接受他们来村工作,是上级布置的任务”。两个村的干部对“村官”的期望虽然明了但也简单,“农村本来就没什么大事,我们要‘村官’就是给我们写写材料、做做记录什么的”。 就村民而言,在我们走访的所有人中,都知道本村派驻有大学生“村官”。但当进一步问到是否和“村官”有过直接的接触和交往时,过半的人都说“没有”。谈及对于“村官”的期望,村民的说法五花八门:引进项目、带来技术、改变干部作风、活跃农村文化、辅导孩子功课等都有提及。但是,也有村民对于“村官”不报什么期望,认为“现在农村的事情太复杂了,指望这些刚毕业的学生,肯定不行”,“跟大队的人一个鼻孔出气,能有什么变化”。 (二)对角色的领悟:大学生“村官”的自我认知 角色扮演虽然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但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扮演者对角色的领悟。由于每个人思想基础、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所处环境不同,对同一角色的领悟常常有差别。 1.获得优惠条件的跳板 各地为了吸引高校毕业生进村工作,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条件。在北京,除了每月2500元的平均工资、政府代缴各类社会保险外,“村官”可能获得的优惠条件还有北京市户口、考公务员优先录取、考研究生加分、表现优秀的作为副处级后备干部等。从政策设置本身来看,大学生“村官”岗位从一开始就具有些许“跳板”意义。一方面,政府想通过户口、待遇等当前就业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吸引大学生进村工作;另一方面,政府没有也不指望把所有进村工作的大学生都长期“留”在农村,3年后他们还可有自己的选择,而且现在就赋予了选择时的优先权。一些大学生正是甚至只是看到了“村官”具有的这重意义,每年3、4月份,在求职、考研、考公务员相继失利之后,把最后一线希望转向“村官”。考上了,不仅能有一份稳定的、可接受的收入,而且能有一个明了的、可预见的未来。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工作稳定,不为租房的事发愁”,“等有了户口再作其他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