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074(2009)06-0019-05 20世纪中后期,西方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进入空前繁荣的时期,当代西方道德教育家不仅形成了具有较为深刻理论基础和较高实用价值的道德养成教育体系,而且根据时代需要更新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并在科学实证研究基础上,对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各国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梳理,以求能对我国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一、西方当代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重点内容 西方当代未成年人道德养成内容,在继承传统尤其是近现代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理论的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创新。 (一)突出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道德认知是道德素质的首要因素,在道德素质养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受到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研究者的普遍重视。 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的道德养成理论研究的重点是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他认为,道德的推理、判断是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前提,成熟的认知能力则是道德推理、判断的先决条件。柯尔伯格所采用的道德“两难故事法”,就是用情境故事设置道德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引发儿童进行道德判断和推理,并对儿童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加以分析,在界定其道德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其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使其向更高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过渡。 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思斯等人也非常重视道德认知能力的形成对于儿童价值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所著的《价值与教学》一书中,他们认为“他是如何形成他的思想的”比“他得到了什么”更为重要。[1](P7)价值澄清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能深思熟虑地看待价值问题”[1](P2),以便“更好地整合其选择、珍视和行动”[1](P2)。这就要求人们对每一种可供选择的后果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避免选择的盲目性。因此他们强调,在道德教育中不可忽视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唯此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当代西方其他一些道德教育理论家也把促进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看作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英国教育理论家约翰·威尔逊认为,发展学生理智的决定以及据其行动所必需的能力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在《道德教育新论》一书中,为了有利于实践工作者从另外角度加深对道德符号的理解,他把道德符号系统按知、情、行进行分类,例如PHIL(HC)指“知道关于他人的概念”,EMP(HC)指“知道什么是气愤、嫉妒”等等。[2](P158)理性为本道德教育理论的倡导者谢佛认为,价值观以及价值观形成过程明显含有认知内容。因为价值准则本身就是概念体系,价值观形成过程包括智力和能力。[2](P131) (二)强化道德价值观教育 如何形成清晰的价值观是当代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许多学者就这一问题做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其中,拉思斯等人对价值澄清理论的研究在当代西方道德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价值澄清运用于受教育者道德养成的关键在于使其通过道德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学习,获得清晰的、最合适的而非传递的个人价值观,并依此进行道德判断、选择道德行为。具体来讲,这一过程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要在考虑每一种可选择途径的后果的基础上完全自由地、尽可能广泛地选择价值观;二是要对自己的选择表示满意,乐于把自己的选择公布于众;三是按照先前选择进行道德实践,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1](P27) 品格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当代教育家托马斯·里克纳认为探讨未成年人道德素质养成问题的前提是确立明确的道德价值观,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在此问题上决不能模棱两可。里克纳认为,尊重与责任是最重要的道德价值观,两者构成了普遍的公共道德的核心。尊重意味着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所有形式的生命以及一切有生命价值的东西所生存的环境,而责任作为尊重的延伸,尊重他人就会引起对他人的重视,重视他人就会为他人的利益产生一份责任。在道德价值多元化并经常发生冲突的美国社会里,尊重与责任及其表现形式共同构成人们行事的道德基础。[3](P135)里克纳著的《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美式家庭:品质教育家长对策》,被美国教育部推荐为家长、教师读物,引起很大反响。 (三)注重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引起德育专家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从道德素质养成的实效性方面着手研究,探寻解决方案。这一时期,注重道德实践能力的研究成为众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社会行动道德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弗雷德·纽曼认为,道德实践能力是道德行为主体进行道德活动的前提,道德素质养成的关键在于培育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以实际行动来提升道德的认知水平、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他主张道德教育应使学生具备作用于事物、影响他人和开展公务活动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尼尔·诺丁斯在她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中也大力倡导实践方法,主张给儿童创造关怀社会、关怀他人的机会,并要求他们付出实际行动。诺丁斯建议儿童要经常参与学校的日常工作,如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向有关人员学习维修破损门窗或教学设备等等,使学生在频繁的活动中提高包括道德行为在内的实践能力。[2](P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