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内民主探索与实践

——以高校基层团组织民主建设为着眼点

作者简介: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团委课题组,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201620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团委课题组负责人汤君(1981-),江苏盐城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组成员汪异超,沈煜婷,王辰敏,张悦。

原文出处:
青年工作论坛(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近年来,各高校的基层团组织民主建设工作全面铺开,团代表常任制等工作全面试行。在收获成果的同时,问题也逐渐暴露。各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形式民主建设基本落实,实质民主建设铺开缓慢,民主理论研究亟待加强。各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厘清机关权限,改良代议制度,从根本上维护团员权益,发扬团内民主。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0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10)01-0034-03

      一、调研概况

      (一)定义

      本文中对于“高校基层团组织”的范围定义如下:1.以高校班级为单位设立的团支部;2.以年级为单位设立的团总支;3.以学院(系)为单位设立的团委(分团委、团总支);4.上述团组织的下属工作部门。

      其他团委、团工委、团总支、团支部和下属工作部门皆不包括在本文对于“高校基层团组织”的范围定义之中。

      (二)调研背景

      2004年12月17日,在共青团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决定》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健全完善基层团内民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积极稳妥地发展团内民主。”[1]为落实相关政策,达成团的基层组织民主建设的宏伟目标,5年来,各高校团组织纷纷策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改革试点工作。团代表常任制、团干部问责制等构思新颖的改革试点项目在基层团组织中全面铺开。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各个改革试点项目的优势逐渐显现,缺点也逐渐暴露。

      笔者的调研工作主要针对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等7所高校的基层团组织民主建设工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期能够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吸取教训。同时,为其他高校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诚恳有益的参考。

      (三)调研方式

      本次调研工作,采取了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分别选取上海部分高校的在校学生和思想政治辅导员为调研对象。其中问卷调研部分,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31份,回收率93%;在受访者的专业分布上,法学专业占总采样的50%,文学占26%,经济学占10%,社会学占14%;在职务分布上,班干部占受访者的20%,团学干部占17%,社团干部占13%,无职务者占50%。访谈调研部分,共拜访、函访12人。

      二、高校基层团组织民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一)形式民主基本落实

      形式民主是指程序性的民主,或间接民主。形式民主是基层团组织民主建设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其标本作用明显,对于研究相关问题有着指标式的意义。

      调研显示,各高校团支部委员会选举的民主化率均超过97%;基层委员会选举的民主化率均达到100%。其中,严格遵守选举规则的团支部委员会约为40%;严格遵守选举规则的基层委员会为80%。另外,对于“优秀评定”、“纪律检查”和“德育测评”三项程序性工作的民主化率分别达到了78%、49%和84%。

      对于上述团组织民主建设工作,有35%的受访者认为建设效果一般;认为建设效果很好或者较好的受访者共占总数的50%;其余15%的受访者认为建设效果较差或者很差。对于基层团组织民主建设工作目标达成度的问题,有46%的受访者认为现有的工作仅达成了部分建设目标;42%的受访者认为建设目标尚未达成。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形式民主建设工作已经得到基本落实,选举民主化率和公务民主化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形式民主建设工作已经不能够满足广大团员学生对于民主化的要求,基层团组织的民主建设工作需要向更深层次的实质民主建设工作发展。

      (二)实质民主缓慢铺开

      实质民主的概念与形式民主相对应,是指非程序性的民主,或直接民主。实质民主是基层团组织民主建设中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但也是民主建设能否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① 的关键。

      此次调研的结果和相关研究材料显示,现今各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实质民主建设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团代表常任制;2.团员维权机制;3.团干部问责制;4.团务工作公开制。由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上述4方面的工作也有以“学代表常任制”、“学生干部问责制”等形式开展的,本文中不加区分。

      首先,以某高校“学代表常任制”为例。有35%的受访者对于相关工作“完全不了解”;有52%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一部分”;对于相关工作“完全了解”的受访者仅占总数的13%。值得注意的是:有25%的受访者表示并不清楚自己所在的选区所选举出的学代表人选。工作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其次,从干部问责制来看。仅有8%的受访者表示清楚本校的团员(学生)干部问责制度;实际参与过干部问责的受访者仅占总数的1%。对于“部门开放日”、“部门接待日”等相关活动,知晓率和参与率分别为22%和3%。制度建设情况有待改善。

      最后,从总体上来看。有多达59%的受访者认为,在高校基层团组织民主建设的过程中,最大的弊端是形式主义高于实质内容;还有28%的受访者反映,在现今的各所高校中,民主化工作仅仅是因为形式要求而存在,并无更多的实质内容。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实质民主建设工作推进缓慢。实质民主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多停留在制度初创的阶段,更多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

      (三)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理论研究是制定任何制度的必备工作,没有理论研究,制度设计便无法达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目标。团内民主建设能否发展完善,理论研究的作用不容小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