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2001年,尼克松中心和哈佛大学联合发表的题为《美国国际利益》的报告强调:要在国家整体战略的各个领域大力传播美国的价值观、民主制度和生活方式,并采取得力的人员和财政措施把它们推向全球各个角落。对于美国的这种文化霸权战略,我们应当予以警惕。2001年联合国关于“首批19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报告明确指出:“现代化和全球化给世界文化带来单一性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日渐趋同,使得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在强势文化面前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身份失去兴趣或拒绝接受。”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在受到西方文化严重冲击和深远影响的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重视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正如刘延东同志于2005年9月27日在中华文化论坛上所作的演讲《伟大的民族创造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文化推进伟大的复兴》中指出的:“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作为中华儿女,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同的身份,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义务、有责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烛照中华数千年的人文之光薪火相传、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号召。那么,如何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就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历史性课题。 一、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然而环境的破坏、战争的灾难、贫富的差距等,对世界文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彰显了在青少年中加强以追求和谐与爱好和平为特征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解决世界冲突、维护世界安宁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仁。对仁德的培养建立在对父母的孝顺与兄弟的友悌的基础之上,并把这种爱推及到对社会大众的身上去,因此孝悌之心向上提升,就是互爱,而互爱向上提升就是互助(即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互爱互助再向上提升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深受儒家和谐观念影响的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首先主动发动过侵略战争。诚如池田大作先生所讲的:“与其说中国人是有对外推行征服主义野心的民族,不如说是在本质上希望本国和平与安泰的稳健主义者。实际上,只要不首先侵犯中国,中国是从不先发制人的。近代以来,鸦片战争、中日战争、朝鲜战争以及迄今和中国有关的战争,无论哪一次都可以叫做自卫战争。”① 正因为如此,以提倡德教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文化也一直为世界所关注。例如,1992年,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失控与大混乱》一书中,也寄希望建立一个传统与现代完满结合的理想社会模式。他把这种希望的着眼点定位于中国。他断言:“中国把自己富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结合的成功,将是这个悠久文明复兴的先声。”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教授,到了晚年悟出一个道理,“人类文明应是道德文明主义”,他甚至说,各国的“国防部”都是“杀人部”。这表明人类对21世纪重建道德文明的呼唤与追求,也是人类对以“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理念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对世界和平的贡献的新期待。这说明,中华文化不仅在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影响深远,而且对于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解决温饱、初步达到小康的新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加重视文化的作用,并着手解决一系列复杂而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其中也包含了如何切实改善和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如何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以及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全面发展等问题。人类历史告诉人们:各国的历朝历代,国家强盛时无不伴之以文化的兴盛,反之亦然。“文化是水,经济是船,政治是帆”,水深载大船,帆正船行远。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充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成功经验,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改善和提高,但人的心灵层次却下降,呼吁圣贤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成为当前时代之所亟须。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呼吁,现代社会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中心主义的盛行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应尊重自己本土的文化资源,加强青少年的本土伦理教育。 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是从苏联和西方搬来的,多年来基本上没有多少变化。现行教育制度的致命伤是重智育轻德育,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实用目的和功利目的,应试第一,竞争第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完全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得不到童蒙养正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后,由于缺乏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理解和继承,现在一提起素质教育,就是以为孩子学点画画、书法、弹琴培养一技之长,认为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社会。这些只能算是素质教育的枝梢末节和对素质教育的误解。正如有专家提出的,素质教育应该是作为一种理想、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格教育。俗话说“知书达理、启迪智慧,学会做人。先做人、后做事,在做人上下工夫”;用古人的话说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道,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用现代的话说是使青少年身心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所学的知识得以最大程度的内化,人格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是要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的胸怀天下、追求统一的爱国情怀,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以及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自强精神有所认识,并进而培养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道德品格,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一)完善道德教育体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伦理道德的教育,强调人格的培养。早在中国古老的教学哲学经典《礼记·学记》上就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念,并坚持教育的目的是“长善而救其失也”(《礼记·学记》):使人的过失得以挽救,而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断增长。如果坚持这种理念,正常的情况应当是,随着受教育的程度越高,道德素质越高;但是现在却出现了大学生的道德不如小学生的尴尬局面。在《孟子·滕文公上》也记载:早在尧帝时期,就有感于百姓“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的状况,任命契为主管教育的官员,教导人民懂得五种最基本的伦常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伦理关系是任何一个社会、国家、民族、时代的人都必须面对的最基本的伦理关系。因此,中国古人说,“人无伦外之人”,即不存在生活在伦理关系之外的人。只有把这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处理好了,整个社会的人伦秩序才是井然有序的。《说文解字》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这里的“上”在家是家长,在学校是老师,在国家就是领导者。这也说明,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身体力行的感化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是开启人的爱心、羞耻心而不是强制灌输一种理念。古人说:言教者讼,身教者从。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采取种种措施,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职业荣誉感和责任心;在整个社会,重视领导者的率先垂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