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社会评价的代际性

——基于长沙、杭州两地的调查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海军,中南大学社会学系;高飞,同济大学社会学系

原文出处:
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80后”青年引起了社会和学界广泛关注。从代际视角出发,选取杭州和长沙两个城市,实地调查了不同代际群体对“80后”的看法。调查发现:“80后”的社会评价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80后”与“非80后”的看法在存有差异性的同时也存有共性。研究发现,“80后”的社会评价呈现代际特征和以偏概全的特征。因此,正确评价“80后”应理性处理“代际差异”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背景与问题

      “80后”这个概念最早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是文坛对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写手的统称。随后“80后”的指称迅速流传并在网络中被高频率使用,后又被各个领域借用,现被用来泛指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黄洪基,2008:6)。

      “80后”,是在改革开放中学步、在商品社会的浪潮中长大的一代,也是在社会转型中造型,自费上学、自主择业、自我设计、自我调整、自我发挥的一代。在前辈看来,他们是幸运和幸福的一代,自小就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从小就有“集万千恩宠于一身”的庇护;在自己看来,他们是不幸的“小白鼠”一代,自小背负诸多负担,始终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并且还是时代转型、教育体制变革的试验品。“80后”,正如武俊平先生所说的那样,“……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既带着这个时代的新气息,又带着这个时代留给他们的困惑和污浊……中国未来的希望写在他们脸上,中国现在的困惑也同样写在他们的脸上。”

      就是这样矛盾的一代,在备受恩宠和关注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社会各界的褒贬不一的评价。无论是小时候的娇生惯养还是成年后的困惑迷茫,都成为人们批评和担心的理由。个别人的行为和选择更是被放大为群体的形象,导致了公众对其“标签化”的印象和评价,甚至被定位为“垮掉的一代”。“80后”在众人的关注评点中成人了,走到了历史的前台,站到了时代潮流的浪尖。2008年,国内外的系列大事使之成为了“80后”被重新认识和定位的元年。奥运火炬传递中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抗震救灾中无所畏惧的坚韧和担当,北京奥运会上满怀热情的奉献和竞争意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鸟巢一代”正在崛起、“80后”堪当重任等呼声霎时此起彼伏。

      然而,人们必须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此前的“80后”是否真是让人悲观的一代,是否他们真的仅因一次奥运圣火传递、一场抗震救灾、一届奥运会而突然优秀起来。这个简单而又深刻的质疑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80后”的社会评价有着怎么样的特点?“80后”的社会评价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应该怎样客观科学地评价一代人或者一群人?而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对“80后”的社会评价进行相关调查和梳理。本研究试图通过实证调查从代际视角出发来分析“80后”的社会评价。

      二、“80后”社会评价研究述评

      (一)“80后”社会评价的溯源和研究概述

      对于“80后”的社会评价,最早可追述至人们对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关注和讨论。事隔十年,当年被称作“小太阳”、“小皇帝”的“80后”长大成人,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再度激起层层波浪。对“80后”的社会评价是从无情的批判开始的。2003年4月25日,网友“菜园子张清”在一个论坛上发表了《为8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感到羞耻》一文,“80后”被定位为“自私、没有责任感”的一代。随后是2004年2月2日,一位被称为“80后”代表的中国少女作家春树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周刊将其与韩寒、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并称为“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并将他们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跨掉的一代”相提并论。文章以“ling lei”(另类)来称呼他们,认为他们是中国的激进分子。这一事件再度引发了社会对“80后”评判的高潮,各种针对“80后”的声音迭起,批评声占据主导地位,引发了社会各界对“80后”评价与“80后”自我评价的观点对峙。

      纵观社会对“80后”评价的已有文献,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某类“80后”群体的剖析。比如:有人以“80后”大学生群体在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和睿智为切入点,肯定了“80后”的理性化和人本化特征(熊剑锋,2008);有课题组分析了“80后”青年职工群体的思想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其思想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设计研究院调研组,2008);还有人解析了“80后”青年军人群体的特点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李媛,2008);此外,还有分析“80后”返乡知识青年、“80后”农民工等“80后”其他群体的撰文。

      对于“80后”某一方面的研究。比如:当代大学生“继承传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优良道德主流(王泽应、李培超,2007:12);通过对“80后”文本的批判性解读来阐释多元语境下“80后”的写作背景、写作主题,不乏对“80后”思想与写作现状的批判和忧心(周宝娟、周明宝,2008:1-8)。

      关于评价“80后”的不同观点以及正确评价的视角和方法。比如:有人分析了“80后”成长的时代背景,论述了看待和评价“80后”应有的态度(蒋艳,2007);有人讨论了“80后”的代表人物、“80后”是否是跨掉的一代以及应该如何引导“80后”等问题(赵霞,2004)。

      将“80后”的特性融入社会时代背景加以讨论,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与社会结构的嵌入性。较有代表性的是风笑天(2004)主编的《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分析了在改革开放和人口控制双重压力下诞生的中国独生子女一代(其主体是“80后”)在个性特征与差异、社会化发展、独生子女家庭等方面的特点,并剖析了其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武俊平(1998)的《第五代人》对伴随改革开放历史巨变而成长的一代人展开研究,并以此为立足点,对中国现代化运动和中国未来命运进行了深层次思考和关注。

      除以上国内相关著述外,国外也有类似研究,只是基于国情和时代的不同,国外研究的主体不是“80后”,而是其他类似群体。如日本对于“新人类”的研究(千石保,1989)。“新人类”的概念是日本人发明的,指在经济大国里诞生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变化的年轻一代”(赵丰,2007)。“新人类”一词由此在日本的报刊、舆论界盛行,并为其他国家借用。美国将“新人类”从其出现时起划分为三个时代:出生于1963年至1973年间的被称为“X世代”;将1974年至1979年间出生的称为“Y世代”;而1990年后出生的则被称为“Z世代”。相应于这三个时代,美国还有“垮掉的一代”、“电视一代”等对青年的称谓和评价。可见对青年的类似研究,跨越国家和时代的转换,伴随从“代”到“后”的演进,其为社会关注的程度和力度从未减弱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