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反学校文化”:问题、成因与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唐小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江苏 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反学校文化”是指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一种文化现象,现阶段其在文化行为上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统”的学校教育文化及其精神的反叛、挑战与抵制。青少年“反学校文化”既具有消极影响,但同时也是学校教育自身变革与发展、学校文化改进的潜在推动力量。在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下,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评价与选择,提高他们的文化批判意识及文化判断能力,既是引导青少年文化合理建构的基本策略,也是现阶段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0 年 04 期

字号:

      近几年来,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国内的研究者在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中倾向于对学校文化的积极作用与正面功能的探讨,较少地涉及到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反学校文化”现象。较之于国外对“反学校文化”现象大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国内对青少年的“反学校文化”现象定位于一种学生亚文化的消极方面,或仅仅视为个体心理层面的一种观念与行为偏差。本文试图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整体社会与文化背景,借助于社会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对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现象的特征、发生根源、影响及可能的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反学校文化”的内涵及其问题表征

      (一)“反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西方的教育社会学传统中,学校一直被认为是传递资产阶级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场所,而对出身于劳工阶级的学生来说,学校只是一种由冷漠的异己教师组成的异己机构。因此,“反学校文化”现象通常被认为是“工人阶级子女对学校内流行文化进行反抗而形成的另一种文化”。①如威尔斯通过对英国一所小镇中学的12个工人阶级家庭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后认为,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实际上是与劳工阶级的“地板文化”密切相关的,而所谓的“反学校文化”只不过是劳工阶级反对权威的一种延伸。② 哈格里夫斯则从阶级对抗的角度,认为“反学校文化”现象是劳工阶级为了反抗对他们的尊严构成威胁的学校教育而形成的。③ 由此可见,西方的早期研究主要立足于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冲突与对立来解释“反学校文化”现象,具有浓厚的阶级对立与意识形态色彩。

      西方近来开始将研究的视角转向学校教育自身的矛盾,并立足于学生反对学校对教育的垄断以及学校自身的制度权威对他们的规训与压迫,试图建立一种“非学校化社会”来解释“反学校文化”现象。如拉森认为,学生的“反学校文化”意在打破学校所安排的制度性设计,意图重新设计教育符号,这种“反学校文化”具有非正式性、情绪化、非理性的特征,以便与学校严肃的、制度化的、工作取向的主流文化相抗衡。④ 美国的伊利奇则在《非学校化社会》一书中提出,“学校专断地决定了学生学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学,当学生感受到比预期的更为无所不及的被操纵时,常常会加强对学校教育的反抗”。⑤ 在他看来,“反学校文化”现象的产生实际上是学生反对学校制度对教育的垄断以及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他们希望打破现存学校制度并寄希望于建立一种“非学校化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显然,这一视角具有很强的自由主义取向。

      我国学者张人杰教授指出,青少年“反学校文化”在实质上是校园主流文化中根本价值观之异化。⑥ 以此观点来理解与分析当前我国所出现的“反学校文化”现象是比较适切的。校园主流文化说到底是指社会赋予学校的一整套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学校以此实现其“青少年社会化”的功能;然而,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社会文化总体结构的转型,必然会对校园文化中的原有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产生影响与冲击,从而使学校文化的内容与学校文化的主体产生内在的冲突,其结果是校园主流文化会发生相应的变异进而演化成为“反学校文化”现象。

      (二)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问题表征

      就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反学校文化”的行为表现来看,主要表现为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统”的学校教育文化及其精神的反叛、挑战以及抵抗。其特征一方面以公开的、显性的、直接的、比较强烈的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公然地违反校纪校规、公开地挑战学校的权威、侮辱师长、校园暴力等越轨与失范行为,以及破坏学校公共物品、酗酒、吸烟、打架、赌博、偷窃等;另一方面以较为隐晦的、间接的、情绪化的、不具有明显对抗色彩的形式表现出来,如青少年在校园中的奇装异服、不良装饰、网络语言、各种形形色色的课桌文化、厕所文化以及逃课、迟到早退、课堂捣乱、考试作弊、早恋等。除此之外,青少年一代还通过自编或篡改的歌曲、灰色童谣、灰色解释、网络日记与小说等其他的方式来对学校教育及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学校制度等各个层面进行嘲弄、调侃、批判,以此表达他们的“反学校文化”情绪。

      上述涉及的具有公开的、显性的、直接的、比较强烈的具有明显对抗性质的各种失范与越轨行为,以及较为隐晦、间接、情绪化、不具有明显对抗性质的各种“日常反抗”行为,可以说是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主要表征方式。从其内容上来看,主要表现为对学校主流文化价值及其权威的怀疑、批判与否认,甚至是叛离与拒斥;较之于西方国家“反学校文化”中的问题表征,并未呈现出来明显的阶级抵抗的特征与意识形态色彩。⑦ 但从其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上来看,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的“反学校文化”也呈现出价值目标的虚无化、价值内容的物质化与庸俗化、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价值评价的偏激化等特征。另外,从其发展的态势来看,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现象越来越呈现出显性化、直接化、多样化、强烈化、普遍化以及低龄化。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反学校文化”容易与青少年文化中其它的现象以及问题相勾连,进而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较为极端的偏差观念与行为,并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正确认识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的问题,探明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积极合理的应对策略,无疑是当前我国学校文化建设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