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主体建构之路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志祥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可以把主体建构分为以“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基础的主体建构三个阶段。意识形态“为世人确定意义”,以“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主体建构为取向,以不断提升与构建培养人的完整性与丰富性的主体建构为目标,“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主体建构为方式,是青少年主体建构的主要路径,是发挥意识形态对青少年在价值引导中的主体建构功能,不断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价值取向。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0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43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分解着原有的价值秩序,使得青少年面临各种矛盾和困惑,在给他们价值观建立和形成提供了更多选择性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价值的碰撞、冲突与选择的困惑、焦虑甚至具有裂变和分化的可能,造成了文化价值、规范约束和事实上的混乱并通过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折射出来。因此,需要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在价值引导中的主体建构功能,通过对社会各因素的协调和整合、对社会心理调节和共同道德规范的倡导、对社会成员教化和疏导,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一、主体建构的取向:促进个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马克思主义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入手,来阐述主体建构,说明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把人类劳动规定为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人只有在这种对象性的自由活动即劳动创造中表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存在和本质,表征人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将人视为类存在物,将人的本质归纳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由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做中介的实践关系,同时又在人类的存在的高度理解社会,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主体建构,有赖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生成。在马克思看来,个人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如何,不仅与他们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相一致,而且与他们的生产实践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个人能够成为文化、社会意义上的主体,是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介入一定的文化交往结构或社会交往系统的产物。主体的基本特性和资质能力,是与介入的实践状况、实践活动水平相一致的。没有实践,就没有主体。马克思通过对不同交往实践历史形态中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考察,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向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① 根据马克思的上述思想,我们可以把主体建构分为三个基本形态和阶段: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主体建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主体建构和以“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基础的主体建构。

      第一,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主体建构。马克思认为:“我们越往前追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②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征服的能力有限,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完全的依赖关系,个人为谋求生存,不得不依赖于种族共同体的力量而面对自然,个体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属和依附于种族共同体之中,共同体成为人的化身而具有超个人性和非生命性,每一个生命个体必须依赖它而存在,而不是作为一个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的个人进行活动。“在人类文化初期……正像单个蜜蜂离不开蜂房一样,以个人尚未脱离氏族或公社的脐带这一事实为基础。”③“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无论对别一部落的人来说或者对他们自己来说都是如此:部落、氏族及其制度,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都是自然赋予的最高权利,个人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是无条件服从的。”④ 这样,人的主体建构只能以“群体本位”的形态存在,个人无法脱离群体而独立生存。在这种主体建构中,个人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完全依附于群体的,他们的生命活动不是由个人主宰,而是由群体来支配的。在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主体建构中,个体没有人身自由,没有独立性,人依赖人,人统治人。这实质是以“群体为本位”的主体建构,个人是无主体性的依附的人,个人不是真正的主体,个人只不过是群体的附属物而已。建立在人的这种生存和发展状态上的教育活动,其基本价值取向就是培养服从、驯服的、毫无个性的“忠臣”和“顺民”。

      第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主体建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商品交换和自由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的实践能力,创造了丰富的、普遍的社会关系和能力体系,打破了以往由于自然经济所形成的地区、民族和国家直接联系的障碍,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往空间,使人们摆脱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对群体的依附关系,获得了独立性,“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一切人身纽带至少都表现为人的关系);各个人看起来似乎独立地……自由地互相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⑤。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实践主要表现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等价交换,所谓人的独立性,并不是人的真正独立,而是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虽然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性”,但却还受到“物的关系”的支配和限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歪曲地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构成了人们交往实践关系的核心内容,进而辐射到社会的一切交往实践领域,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以人对物的占有为最高追求的单维度价值取向,人是分离的、对立的,自我是一切的中心,物的“占有性”尺度是衡量是非善恶的惟一尺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