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未成年流动人口的道德现状及其改善对策

——以上海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正平,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 周治华,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城市未成年流动人口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城市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而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城市认同、道德操守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调查和分析了上海未成年流动人口的思想道德状况,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未成年流动人口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0 年 03 期

字号:

      一、背景与问题

      城市未成年流动人口,是兼具“流动人口”和“未成年人”两个群体特性的特殊群体。为深入了解城市未成年流动人口思想道德水平及其发展趋势,尤其是其“城市认同”、“道德心理与道德操守”和“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问题,以有效探索其道德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当代中国城市流动人口道德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9月至12月在上 海市展开了一次调查。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1858万人,来沪流动人口约660 万人,占常住人口35.5%。其中,未成年流动人口约有200多万人。本次调查采取了观察、访谈、座谈等多种方式,以随机发放问卷为主要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5份,其中有效问卷495份,有效率为99%。被调查对象大多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其中男生218人,女生277人,分别占总数的44%和56%。根据通行的做法,我们在调查中把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划定为“城市未成年流动人口”,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情况为8 岁以下46 人,8 - 12 岁195人,12 - 16岁152人,16岁以上102人,分别总数的9.3% ,39.4%,30.7%和20.6%。另外,来沪时间在1—2 年的占46.5% ,3—5 年的占35.0% ,5年以上的占18.5%。如果以是否在上海出生来分类的话,出生于农村、后来随父母一起进入上海的未成年流动人口占89.5% ,而户籍仍在农村,但出生在上海,从小就在上海生活和成长的未成年流动人口则占10.5%。

      二、城市未成年流动人口道德现状分析

      (一) 城市认同问题

      城市未成年流动人口通常也被称为“二代移民”,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城市生活必然会促使他们追问:自己来自哪里,是否真正属于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未来生活将会是怎样的,等等。他们的城市认同如何,亦即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身份定位如何,能否获得一种稳固的归属感,将极大地影响他们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调查设计了12个问题,分别从总体认知、他我比较和未来预期等三个方面了解他们的城市认同感。

      (1) 总体认知——对“你喜欢上海这座城市吗?”的提问,被调查者仅有43.5%表示喜欢上海这座城市,另有16.5%选择不喜欢,40.0%表示无所谓喜欢不喜欢。这表明大多数在沪未成年流人口心目中的上海形象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美好,他们对上海的城市认同度也不会很高。对“当别人问你是哪里人的时候,是否会回答‘我是上海人’”,表示肯定回答的人为17.0% ,表示有时候会肯定回答的人不到总数的四分之一。除此以外的近六成( 59.0% ) 的被调查者不会向人们说自己是上海人。对上海话的态度也进一步表明他们对上海的复杂心理:23.9%的人“会说上海话,而且经常运用”,46.7%的人表示“不会讲上海话,但是想学”,43.0%的人“不会讲也不想学,讨厌上海话”。

      受访者对上海的印象与其在沪时间并不存在正相关系。在沪时间为1—2年的人群与3—5年的人群表示喜欢上海的人数相差不多,但在沪时间为5年以上的人群表示喜欢上海的人数降到了10.5%。是否回答“我是上海人”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对上海的城市认同度的话,那么来沪未成年人对上海的认同度却随着在沪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当别人问“你是哪里人”的时候,回答“我是上海人”的人数在三类人群(在沪时间分别为1—2 年、3—5年与5年以上) 中依次递增。可见,未成年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他们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并不愿承认城市生活的优越,但城市生活的时间越长,就越期望被其他人视为城市的一分子,表现出一种融入城市社会的愿望。

      (2) 他我比较——如何看待流入地的居民,如何评价自身的状况,构成了未成年流动人口的城市认同的重要方面。调查表明,26%的来沪未成年人认为上海本地人与外地人没有差别,74%的人承认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别。那么,他们印象中的上海本地人具有哪些特点呢?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时尚”的人最多( 41% ) ,其次是“瞧不起外地人” (36.5% ) ,“有钱” (31.5% ) ,而选择“素质高”的人不到两成

      ( 17.5% )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来沪未成年人并不认为上海本地人在道德表现方面要比外地人优秀。在“不乱穿马路”和“不随地吐痰”方面,认为上海本地人做得更好的只占21.5% ,认为外地人做得更好的占10.5% ,而认为本地人与外地人差不多的高达67.0%。当被问及“在街上碰到陌生人的时候,你更信任哪些人”时,仅有21.5%的调查对象选择上海本地的人,表示更信任外地人的占13.0% ,认为本地人与外地人差不多的占到62.0%。这一方面说明,城市未成年流动人口更多地从外表而非内在去评判他人,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大多数在沪未成年人不愿意说“我是上海人”的可能原因。虽然时尚与富有并不必然导致他们对上海本地人的不良评价,但“瞧不起外地人”同时在道德上又有不良表现显然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与城市未成年流动人口来说,为之提供的参照的不仅是流入地的同龄人,而且也有来源地的同龄人。调查中,认为他们与本地同龄人相比没有差别的有三成( 31%) ,认为他们存在差异的是69%。在这些未成年人看来,差别主要表现在他们没有上海本地人那么时尚和安逸(37.5% ) 。认为自己成绩和道德素质不如本地同龄人的不到15% ,而认为自己“很多方面比他们强”的人却高达26.5%。在被问及与老家的同龄人相比具有怎样的差别时,接受调查的青少年中有八成以上( 83.5% ) 的人认为他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48.5% ) 和生活环境(35.0% ) ,并且变得更加时尚了( 38.0%) 。另外,18.5%的人“感觉自己更讲文明礼貌了”,5%的人认为自己“变坏了”。这与他们相比于城市同龄人时作出的选择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16.5%的人认为自己来到上海后没有发生变化,仍然与老家的同龄人没有什么差别。也就是说,认为自己与老家同龄人一样的人要比认为自己与城市同龄人差不多的人数要少一半。这表明,城市未成年流动人口在主观上更认同城市同龄人,更倾向于在城市生活中获得归属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