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09)060001-04 人生来不仅有生理上的男女性别不同,更有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别——性别角色之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后者对个人的发展更为重要。特别是处于转型期的我国青少年正在经受多元文化和不同思想观念的巨大冲击,性别角色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青少年性别角色的取向不仅对个人成长影响重大,而且关系到民族人格特征和素质的发展。因此,探讨我国当代青少年性别角色取向的变化及其有所作为的引领迫在眉睫。 本文拟从性别角色研究发展、我国青少年性别角色取向的偏移现状和引领对策三方面进行探讨,以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性别角色发展的关注。 一、国内外关于性别角色研究的发展 (一)性别角色研究的由来和发展 所谓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随不同社会文化而有所不同。关于性别角色的研究始于1936年,Terman和Miles以性别角色描述社会中男性与女性所拥有的相对稳定行为,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位于性别角色连续体的两个极端上,并以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是对立的理论为基础,编制出确定性别角色的第一个男性化—女性化量表(M-F量表)[1],至此性别角色的概念和相关研究开始大量出现。Constantinople率先从理论层面对两极的男性特质—女性特质的心理学建构提出了质疑,提出了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理论,即认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独立的单一维度,即同一个体可以同时拥有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2]。基于此,Bem(1974)编制出基于双性化的Bem性别角色量表(Bem's Sex Role Inventory,BSRI)[3]。该量表将人的性别角色分为四种类型:双性化人格、男性化人格、女性化人格和未分化人格。至此,贝姆量表成为鉴定性别角色的重要量表。 (二)性别角色与个人发展之关系 性别角色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但究竟哪一种性别角色最适于个人的发展?理论界提出了三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型: 1.一致性模型(congruency model) 该模型是早期提出的模型,认为理想的性别类型是和生理性别相一致的类型。即具有男性特质的男性或具有女性特质的女性,心理最为健康、适应性最好。 2.双性化模型(androgyny model) 双性化模型认为理想的性别角色是同时具有高的男性特质和高的女性特质。男性特质具有工具性特征(instrumentality),多指传统上用来描述男性在能动性(agency)方面好的品质,比如独立、果断、有抱负等,通常有利于个人成就的实现;女性特质具有表达性特征(expressiveness),多指传统上用来描述女性在交际性(communion)方面好的品质,比如善解人意、同情心、助人等,女性化特质通常有利于和谐关系的构建。 Bem研究认为双性化特征的人具有最好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双性化比其他人有更显著的独立性、更强烈的自尊感[4]。Spence的调查也表明两性中都有接近三分之一是双性化,并表明双性化个体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力,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5]。有众多研究表明双性化的人比其他三种类型的人更受欢迎,是更典型、有吸引力的理想女性和男性模式[6-8]。此外,研究发现人们更喜欢与双性化的异性发展友谊与爱情,未分化的个体无论在友谊还是爱情方面都最不受欢迎[9]。 我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很快,综观2008年以前的研究,揭示了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人际交往和主观幸福感等主体因素的种种关系[10-14]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双性化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自尊、自信、情绪稳定,有较少的心理疾病、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环境持开放态度,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理想人格模式;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依次为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最差的是未分化者;在幸福感上,双性化者感觉最为幸福。上述结果与Bem等人早期对美国被试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3.男性化模型(masculine model) 在双性化模型提出的基础上,西方大量的实证研究和以这些研究为基础的系列元分析却表明男性化模型才是最理想的模型。该模型认为双性化模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男性化特质,不管生理性别如何,男性化特质才是决定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15]。由于西方的人际关系淡漠,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体独立性,个体越来越关注自我、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西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具性特质的男性特征。因此男性化模型已成为当代西方追求的理想模型,并逐渐取代双性化模型。 二、我国青少年性别角色发展的偏移现状与原因 (一)我国青少年性别角色发展的偏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