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宠物伴现象的社会理论分析

作 者:
黄琴 

作者简介:
黄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青少年宠物伴现象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宠物当作现实的或是虚拟的同伴的现象。青少年宠物伴现象绝非偶然,具有深层的社会原因,运用多种社会理论如同辈群体理论、孤独感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独生子女理论视角加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刻地看问题,同时帮助我们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社会、家庭和个体三者的张力关系中寻求互动与制衡。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207.352 文献标识码:A

      在青少年的媒体印象中,动画片中一些主人公身边总有一个或可爱、或智慧、或憨态调皮的宠物伴,比如《长江七号》中孩子身边的小七、《哆啦A梦》中大雄身边的机器猫、《花木兰》中花木兰身边的木须龙、《天眼》中香凌身边的天眼、《宝莲灯》中沉香身边的小猴子、《哪吒传奇》中哪吒身边的小猪熊,等等。青少年刊物插画也表现出一定的宠物伴偏好,比如《少年文艺》,在青少年上网行为中,利用网络养宠物也是一个流行现象,如QQ上的宠物、校内网上的宠物,这种“虚拟宠物”也是青少年宠物偏好的一个表现。本文所讨论的青少年宠物伴现象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宠物当作现实的或是虚拟的同伴的现象。

      一、同伴群体理论的视角——缺失与补偿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里斯于1995年首次提出“群体社会化理论”(GS理论),并在1998年在对群体社会化理论的进一步论述中批判和否定了“父母对儿童的成长有决定性的作用”的传统假定。群体社会化理论观点认为:儿童独立地在家庭内外习得两套行为系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庭外的行为系统逐渐取代、超越了家庭内的行为系统,并最终成为他们成人人格的一部分,而家庭外的行为系统主要是指同伴群体的行为系统,是对儿童人格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同伴群体内的同化是可以解释青少年宠物伴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类由于进化的原因,倾向于加入和适应一个群体。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他们出于自身身份的定位有强烈的参与群体的愿望,模仿同伴使他们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因为同伴群体具有一种强制行为同化作用来维持成员彼此之间的认同。由此就不难理解青少年宠物伴现象是对同伴榜样的模仿或出于同伴群体身份认同一致的压力。同时,这种参照系不仅在媒体中时时渗透,也在青少年的社会比较中保证自身身份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

      青少年的社会化主要是通过文化的传递机制进行的。社会生活的运转都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系统会孕育出不同的生活形态,进而培育出不同的个体性格。在很大程度上,青少年养成的性格即等于他们生活在其中的公共文化的品格。根据群体社会化理论,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除了向父母学习一些东西外,也会通过父母的同伴群体习得相应的行为和态度。所以,一个青少年在家庭中习得的大部分行为和态度会被群体中其他成员所习得,同时他也从相应的渠道习得其他群体成员的家庭行为和习惯。根据同化现象,文化很快地通过青少年同伴群体的过滤并且传递开来。对于青少年来说,媒体传递的宠物伴信息作为一种文化因素深刻在自己的印象之中,一旦察得现实生活中其他同伴拥有此条件(实际上是父母允许青少年宠物伴),即会把这类文化信息传输和影响给父母,使自己不至于被同伴群体孤立和分化。依据同辈群体理论的视角,青少年宠物伴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同辈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表现在宠物伴现象在同辈群体中的模仿和迁移,也表现在青少年群体在与成人社会分裂、宠物充当同辈的不可替代性。

      二、孤独感理论的视角——独立与依赖

      孤独是一种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和体验,每个人都可能遭遇。国外研究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孤独的概念,如Weiss(1973)认为孤独是由于个体感到与同辈人相疏远或被其拒绝,而且因为在关系和相互活动中所出现的情感上的饥渴,而产生的一种长期的、使人苦恼的心理状态。对青少年孤独感概念的界定,Burgess等认为是“孤独的和感到悲愁、不快乐的”。卡斯迪和柏林则认为“儿童孤独感是一种负面体验,是个体认为自己在需要别人却不可得到时产生的。”[1]青少年期也许是生命孤独时期的开始,斯塔特认为:从此以后,我们开始最敏锐地感觉到可怕的孤独、遗弃。埃尔斯沃思(Ellsworth,1999)[2]认为:灿烂年龄的青少年可能对“存在的恐惧”特别敏感——这是一种伴随着我们对孤独的认识而产生的无望与痛苦。对青少年来说,孤独来自于拒绝、被迫以及没有能力与群体(或者个人)找到亲密的关系,同伴与浪漫的依附关系可能是宇宙的核心。拉森(Larson,1999)[3]认为:人类、可能还有大部分其他种类的哺乳动物,需要形成并且保持社会依附关系。这些依附关系会有助于他们的安全与身体上的生存。正是相互交流的需要、对孤独的恐惧,才促使青少年强烈地追求其他人的陪伴。对于青少年对父母的依附,格罗特范特(Grotevant,1994)的解释是依附关系用来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缓冲器,保护他们免受在适应复杂世界的过程中出现的压力和焦虑[4]。

      造成青少年的孤独感因素除了家庭亲缘同辈群体的缺失外,还有家庭亲子关系的冷漠、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青少年对外在世界的不了解、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等因素。如何使青少年在社会中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支持,是消除孤独感的关键点。按照社会支持系统理论,目前对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更多是在物质和工具层面,而对青少年精神层面、社会成员身份层面的支持则不多。依据孤独感理论的视角,青少年宠物伴现象的出现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青少年自身精神层面的孤独感,完成从社会身份不确定到社会身份确定之间的过渡,宠物伴的存在,使青少年暂时找到了一个现实或虚拟的同类身份的确认,也找到了社会交往中与自己相同身份的替代。同时,这也提醒我们,青少年宠物伴的存在并不能替代同辈,这只是走向同辈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权宜过渡,因此对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应在物质和工具层面完善,更包括在隐形的精神层面及社会认同层面的完善,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