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交往媒介的互联网的出现,迅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交往模式与生活方式。徜徉在互联网中的“虚拟生存”,渐次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不过,在人们高歌互联网的奇妙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全球各地,为数众多的人们“网络成瘾”,病态使用并依赖互联网,沉溺其中,难以自拔。而在网络成瘾者中,为数最多的则是年轻人(Widyanto & Griffiths,2006;陶然等,2007;叶新东,2004)。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一批号称为专业治疗网络成瘾的矫正机构,他们的“治疗”实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瞩目。实际上,在学术界,迄今为止,研究者对于什么是网络成瘾以及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等基本问题,仍然充满争议。本文拟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的网络成瘾问题的现状,以及社会工作可能介入干预的路径。 一、认识网络成瘾的理论视角 在传统的意义上,“瘾”总是与具体的带有毒性的消费品相关联,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比如,有所谓“毒瘾”、“烟瘾”与“酒瘾”)。所以,当美国精神病学家Ivan Goldberg在1994年首次提出“网络成瘾”这个概念后,临床医学与学术界对它的争议声源源不绝,绵延至今(Young,2004)。和毒品等容易引起人们上瘾的化学物品不同,互联网本身是无辜的、中立的交往媒介,它甚至空前地便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提升了人类的生存质量。这是有人对网络成瘾这个概念本身表示质疑的重要原因。不过,随着社会病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使人成瘾的并非只有可饮食的物品,赌博、看电视、运动、甚至谈恋爱等行为都可能让人沉迷不起(Griffiths,1990;Winn,1983)。这方面的研究,为人们对网络成瘾的认识提供了知识基础。 由于互联网本身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生存的主要载体与媒介之一,我们对网络成瘾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要区分对网络的合理使用与对网络的病理性使用。显然,我们不能用每天上网时间的多寡去衡量是否网络成瘾。根据Kimberly S.Young在1996年的研究,网络成瘾类似于病理性赌博,它们都涉及到行为的强迫性(Compulsory nature)。据此,她将网络成瘾界定为一种对网络使用冲动控制的紊乱失序。在她看来,网络成瘾是一个含涉一系列不同的行为与冲动控制的问题,至少包括以下五种类型:网络性爱成瘾(Cyber-sexual addiction)——为了网络性爱与网络色情强迫性地使用互联网;网络关系成瘾(Cyber-relationship addiction)——过度卷入到聊天室、即时通讯工具中与人的交往;强迫性网络交易(Net compulsion)——沉迷于网络赌博、购物等难以自拔;网络信息成瘾(Information over-load)——强迫性地浏览网页或搜索数据;电脑游戏成瘾(Computer addiction)——着迷于各类在线游戏。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对互联网的着迷使用的状态,网络成瘾者常伴有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耐受性提高与戒断反应,并在生理和心理上依赖上网带来的愉悦感(转引自陶然等,2007)。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陶然等提出,所谓网络成瘾,“是指由于反复使用网络不断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以精神症状、躯体症状、心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从而导致社会功能活动受损的一组症候群,并产生耐受性和戒断反应。”(陶然等,2007,第9页)这种定义,着重描述了网络成瘾的神经心理机制,为人们对网络成瘾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医学启发。 但是,这种精神病理学的认识,并没有形成知识的垄断。Griffiths指出,绝大多数过度使用网络的人,并不是对网络本身上瘾。它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去满足自己其他成瘾的需要(Griffiths,2000)。因此,有必要区分对网络上瘾(Addictions to the Internet)和在网络上过瘾(Addictions on the Internet)。对于在网络上过瘾者而言,互联网只是它们满足其他嗜好的媒介。如果可能,他们也愿意在网络下去满足他们的嗜好。例如,网络上赌博的人就是如此。而对网络上瘾者而言,他们只愿意在互联网上满足自己的需要。例如,网络性爱成瘾者就是如此。这些人特别享受互联网的匿名、非面对面带来的好处。 此外,网络成瘾的社会研究者指出,网络成瘾只是人们没有机会或没有能力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结果。因此,网络成瘾并不只是一种心理、精神的疾病,它更是一种家庭问题,一种学校教育问题,甚至是一种社会问题。有研究指出,社会、家庭和教育环境是导致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失当、学校对学生教育的简单拒斥、网吧从业者按照市场的逻辑在网络计算机里安装色情暴力游戏吸引青少年、政府相关政策与服务的缺席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董小苹等,2003;刘斌志,2008)。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调查,我国网络成瘾者中,社会弱势人群“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职高学生”分别占到23.2%、21%和20.5%(转引自陶然等,2007)。可见,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特征。Kimberly S.Young(2004)指出,网络成瘾其实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无奈的逃避。它总是与赌博、孤独、精神压力等负面行为与经验相关联。 因为上述原因,不断有研究者反复追问:“太多的时间在线:网络成瘾还是健康的社会互动?”“网络成瘾是真还是假?”(Grohol,1999)不过,笔者认为,这种追问,与其说是在追问网络成瘾是否真实存在,不如说是在追问网络成瘾的原因是精神心理的还是社会的。这种原因上的追问,并无法掩饰现实中众多的网络成瘾者的存在,他们普遍具有世界卫生组织描述的网络成瘾者的生理、心理与行为症状。因此,我们有必要采用一种综合的视角,同时从生理、心理、病理与社会等多层面来认识网络成瘾问题。在认识网络成瘾的表现特征方面,我们需要充分看到其生理、心理、病理的面向;在探讨网络成瘾的原因以及应对网络成瘾的策略时,则需要注重网络成瘾的社会面向,按照社会工作所谓人在情境中的理论,从网络成瘾者周遭社会环境的特征中寻找干预的可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