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需求规模、双重需求结构与产业创新能力

——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证据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晓华(1978-),男,辽宁抚顺人,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辽宁 大连 116024 李传杰(1985-),男,安徽淮南人,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辽宁 大连 116024

原文出处:
科研管理

内容提要:

在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土企业的市场空间存在挤出效应,加之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嵌入造成用户对国内产品需求的低端化趋势,导致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本土产业部门缺乏足够的需求支撑,难以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本文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为背景,从开放经济视角扩展了有效需求规模的概念,并在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下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双重需求结构特征,认为有效需求规模不足和需求结构低端化是抑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有效需求规模与产业创新能力存在严格的双向因果关系;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显示,需求结构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原因是本土企业长期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而无法起到激励自主研发的应有效果。因而,以突破需求因素制约为导向的政策措施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出路所在。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05 期

字号: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借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给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市场机会,我国政府开始实施“市场换技术”战略,希望通过让渡一些国内市场吸引外资以换取或学习先进技术,进而提升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然而,“市场换技术”战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1],尽管依靠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支撑,下游产业实现了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的快速提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本土技术装备的市场需求,但却没有逻辑性地带动国内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依然高度依赖进口,部分产品虽然实现了国内生产制造,但缺乏自主设计能力,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方手中。市场让出去了,技术却没有换回来,不仅与政策制定初衷想要达到的技术转移目标有所偏离,而且成为制约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实质性阻碍。

      按照西方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技术创新能力是市场需求和技术供给双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一方面,市场需求是决定创新活动速率和方向的重要条件,需求差异影响创新活动的激励强度;另一方面,新技术生产的供给对技术创新存在直接影响,如研发经费投入是国际通用的高新技术衡量标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产业创新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渡,以2005年为拐点,通用、专用和交通运输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景气指数不断上升,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以发电装备为例,2005年全国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2010年预计达到8亿千瓦,2020年将超过12亿千瓦;在机床行业,2002年我国就已成为全球机床第一消费大国,2005年机床购买额达128.95亿美元,占全球机床消费额近1/3。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理应尽可能多地将资源配置到研发部门,进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挖掘更大的利润空间。但事实却与此相悖,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整体水平依然低下,产业创新能力并没有根本性改善。2006年,通用、专用和交通设备制造业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47、1.69、1.38,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导致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有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为什么国内装备制造业没有大幅增加研发投入以实现技术升级并提高市场竞争力呢?“市场换技术”带来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其有何影响?是否还有其他因素抑制了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我们必须从需求驱动创新的机制、需求激励创新的决定要素等方面综合把握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面临的问题。

      关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因研究存在三种思路:一是Rosenberg[2]和Dosi[3]等提出的“供给推动”(supply push)假说,认为创新活动和新产业兴起是由科学知识的发现、技术机会的分布、研发机构的效率、投资的机会成本等供给层面因素所决定的;二是Schmookler[4]提出的“需求驱动”(demand pull)假说,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追求利润的经济行为,需求导向、需求规模与盈利能力的变化是促进微观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活动的最有效内在激励机制,Lee[5]的研究表明应用研究的技术交流、产品类的技术交流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需求;三是在前述两类观点基础上的“双因素”说,Mowery和Rosenberg[6]指出供给和需求都是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技术和市场是创新成功的决定性力量,科技推动与需求拉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只是在不同产业中以及创新不同阶段上,二者的重要性可能会有所区别,Lee和Chansoo[7]认为市场风险的规避需要技术推动型和市场拉动型创新之间的合作,创新成功需要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共同作用。

      对于需求驱动假说的研究,学者们分别从宏观、中观和企业三个层面展开。最初的文献是针对典型产业进行的,Scherer[8]以245个行业443家大型企业为样本分析了应用部门投资额与资本品专利数之间的相关性,验证了技术创新受市场需求引导和制约的结论。Kleinknecht和Verspagen[9]利用德国46个部门的数据证明了研发投入增长与需求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Keun[10]认为创新所需知识建立一定市场份额基础上,后发国家的技术追赶与市场份额是互动的。在宏观层面,Geroski和Walters[11]利用英国宏观经济的时间序列数据,得到产出促进创新和专利的证据。范红忠[12]将市场需求规模以经济总收入、人均收入和收入差距来描述,发现经济总收入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会促进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损害自主创新能力。张杰[13]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分析了需求控制能力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提出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结构空间转换和高度化的技术创新策略。企业层面的研究较多,Brouwer和Kleinknecht[14]对欧盟统计局共同体创新调查库中8000家德国企业1990-1992年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认为需求增长是引致创新产出增加的主要因素。Mariacristina和Marco[15]对意大利216家制造企业1995-2000年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证明不同类型企业受需求因素影响有所差别,出口型企业研发投入对销售额更加敏感。Crépon[16]根据法国4164家企业技术创新数据,发现研发强度、专利数量和创新销售收入都受到需求规模的驱动。

      现有关于需求驱动创新的研究文献,为我们从需求侧分析产业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框架。然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我国典型产业技术创新问题的探讨,既要考虑外商直接投资、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造成的下游产业需求转移对上游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又要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分析产品需求结构失衡对产业创新能力的阻碍。正是根据“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效果和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将从市场需求驱动产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与决定因素分析入手,力图寻找我国装备制造业长期以来技术水平无法有效提升的根本原因,有助于克服仅仅从供给面增加研发投入的单一政策取向,为从需求侧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的结构化产业创新激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