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环境、生态、能源等问题愈加严峻,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资源与环境问题也逐渐上升为一种政治问题,成为左右国际政治经济谈判结果的重要筹码[1]。 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中心,在为世界生产大量商品的同时却把污染留在了中国;中国正迈入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时代——一个伴随着高污染的时代,这使得当前中国的环境问题比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要严峻。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中国过去很长时间一直强调经济的增长,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2]。 2008年至今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中国也不例外。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仍然遭受着各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与气候变化危机。在这个多重危机的时代里,中国政府正面临着在克服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缓解环境压力、减少能源消耗的多重挑战。 中国政府致力于科学发展观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创新,尤其是环境技术的创新是一个根本的动力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这需要经济社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那么,技术和制度的创新是一个重要支撑和保障。因此,为了提高我国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水平,有必要对环境创新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在这场危机的时代,意义更为深远。 目前,对环境创新的重视和理解远低于制造业的创新。在业界,对环境创新的理解狭隘甚至抵触,例如很多人对环境创新的理解仅限于末端治理技术的创新,认为这成为了厂商额外成本的来源,与企业经济利益是相悖的。另外,学者们对环境创新的研究并不重视,认为创新更多是制造业的事,环境创新问题更多只是创新问题一个“应用”。我们认为,环境创新具备了很多自身的规律,使其有别于一般的创新,有必要开展深入的研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在学术界并不多见。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对环境创新相关的概念,研究发展概况和一些重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理顺环境创新的研究框架,提出在中国进行环境创新研究需要重视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 环境创新的定义及扩展 与熊彼特创新理念中“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广狭义差异相类似,学术界使用的“环境创新”(environmental innovation)概念更多指的是一种广义的创新。这种创新活动超出了单纯的环境技术的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也包括了与此相关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当然,环境友好是这种创新活动的特质,也是区分于一般创新活动的特点。然而,目前学术界对“环境创新”(environmental innovation)的用法并不统一。有些国外学者更倾向于使用环境技术创新(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TEIs)的概念[3][4];也有学者采用绿色技术创新(gr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的概念[5][6],他们更强调先进技术本身的作用及对环境的影响。在国内,学者们更多使用“绿色技术创新”[7-10]和“环境技术创新”[11][12]的概念,且绿色技术创新概念使用更为常见①,也有一些人使用“绿色创新”、“生态技术创新”、“环境创新”等概念,但这些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涵义,在某些时候被替换使用了。表1给出了国内外环境创新相关概念的使用情况②。从中可以看出,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中(如“Research Polic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等)“environmental innovation”的使用频次较高,体现了学者们对这一概念内涵的认可。在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绿色技术创新和环境技术创新的概念一直占据主流。我们认为,“绿色”过于概念化的特点显得意义含糊,有被滥用的趋势③,而环境技术创新涉及的概念较窄,不足以反映出致力于环境友好的创新活动的全貌,因此,我们在本文中采用国际学术界主流用法“environmental innovationt”的中文直译“环境创新”。
按照Kemp等[13]的定义,“环境创新包括因避免或减少环境损害而产生的新的或改良的工艺、技术、系统和产品”。该定义是目前学术界较为流行的一个定义。该定义在工艺、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之外提出了系统创新,实质上是一种系统性的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我们认为,环境创新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它突出强调环境观念、环境友好型技术、工艺与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强调以绿色市场为导向,促进环境技术成果的转化;强调机制创新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经营管理模式、营销服务方式等多方面创新的结合。环境创新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一致,通过获得绿色竞争优势,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环境创新课题组提出了“国家环境创新计划”的概念[14],其中,环境创新的概念除了强调国家公共R&D支持环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之外,还将环境创新的概念扩展到社会和制度的创新等领域,包括了公众参与方式的创新、创新体系制度结构的创新、环境教育体系的创新等[14]。当前,全球正面临严峻的经济、环境、能源等多重危机,以环境创新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拯救这次多重危机的必然选择,在这种形势下,环境创新已被推向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涵也被扩大。 2 环境创新的驱动因素 与一般的创新活动相比,由于创新带来的正的溢出效应以及负的环境效应的内部化,环境创新可能会导致所谓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15][16]。因此,有关环境创新驱动力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这可能会与传统的创新有所不同。国内外学者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17][18][11][12][10]。 一般创新理论强调了技术推力和市场(需求)拉力因素在解释创新活动中的作用[19]。一个共识是,技术推力因素在产品开发的最初阶段非常重要,而需求拉力因素在扩散阶段逐渐变得重要起来[20][21]。大多数的环境问题代表了负的外部效应,那么,开发一个新的环境友好型技术或工艺并没有明确的经济激励,因此,在分析环境创新的驱动因素时,一般创新理论需要被扩展,我们需要分析环境政策和制度因素对创新的影响。技术供应方的推力、需求方的拉力以及制度因素共同构成了环境创新的驱动力(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