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技术创新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发掘、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掌握其技术创新的方法,可以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笛卡尔曾说过:“人类历史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先进的创新方法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和保证,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学者分别从创新模式[1-5]、创新能力[6]、创新的影响因素[7-8]等多方面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技术创新,方法先行。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方法发展历程的讨论,从不同的创新视角考察创新方法的特征,挖掘各种方法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分析创新方法的运用要领,为创新方法集成研究打下基础,为实际运用创新方法提供参考,促进创新方法在学校、企业的普及与推广,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国家的竞争优势。 一、技术创新方法的发展历程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首次提出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并认为技术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9],由此拉开了创新理论研究的序幕。在分析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技术创新方法就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针对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新设想、产生新方案、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方法和策略。 最早的创新方法可追溯到公元4世纪的启发法,目前已有技术创新方法三百多种,本文按其发展的时序,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远古研究阶段(公元4世纪~19世纪)、近代研究阶段(20世纪上初~20世纪50年代)、现代研究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一)技术创新方法发展的远古阶段 技术创新方法发展的远古阶段是指公元4世纪~19世纪的启发法。“heuristics”(启发)源自希腊语heuriskein,古希腊数学家帕普斯(Pappus of Alexandria)在公元4世纪首先提出该术语,亦称为探索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搜索,寻求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快速解决目标问题的一种方法[10]。启发法的内涵实质上是“单凭经验的方法”、有根据的推测、直觉的判断或者只是常识。典型的启发法是试错法(Trail and error,亦称为试探或试凑)。 (二)技术创新方法发展的近代阶段 技术创新方法发展的近代阶段是指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主要的创新方法是头脑风暴法、形态分析法、综摄法、5W2H法、检核表法、TRIZ、属性列举法等。 1.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是美国BBDO广告公司创始人亚历克斯·奥斯本(Alex Osborn)1938年提出的。最早是精神病学上的术语,指精神病患者精神错乱的状态,现在则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的代名词[11]。它通常采用专家小组会议的形式进行,使与会者自由思考,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从而引起思想共振,并产生组合效应,激发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获得创新的设想。头脑风暴法有4条基本原则:注重数量、禁止批评、鼓励奇思妙想、组合和改进设想[12]。 2.形态分析法(Morphological analysis简称MA)是瑞士天文学家弗里茨·兹维基(Fritz Zwicky)1942年提出。是一种系统化构思和程式化解题的方法,通过将对象各要素所对应的技术形态进行组合,从中寻求创新性设想来进行创新[13]。弗里茨·兹维基认为它是一种简单的、规则的考虑问题的方法[14]。我们认为准确地界定构成系统的要素、全面地分析各要素的技术形态是运用形态分析法的关键。 3.综摄法(Synectics method)是威廉·戈登(William Gordon)1944年提出的。Synectics一词来自古希腊语synectikos,意思将表面上互不相关的各种元素连接在一起[15]。是一种运用类比进行创新的方法,它的主要思想是“变陌生为熟悉,变熟悉为陌生”。戈登认为创新不是阐明事物间已知的联系,而是探明事物间未知的联系,采用非逻辑推理等方法,把那些看似无关的东西联系起来,即综摄起来。综摄法采用会议的方式进行。 4.“5W2H”法亦称为七何分析法,由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创。5W2H的含义是:Why、What、Where、When、Who、How、How much,人们利用这7个问题进行设问,探寻创新思路,构思设计,实现新的发明创造[16]。在创新活动中使用5W2H法将问题的主要方面都列举出来,减少了思考问题时发生遗漏的现象。在5W2H法的基础上,检核表法逐渐发展起来。 最早的检核表法是奥斯本检核表法,其引导性思维源自奥斯本,所以由以奥斯本的名字命名。奥斯本在其著作《发挥创造力》一书中介绍了很多激励思维的方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研究室从中选择出75个并将其归纳为9个大问题,编制出《新创意检核用表》作为提示人们进行创新的工具,人们根据检核表上所列的条目逐一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17]。奥斯本检核表的9个问题,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