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是目前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前沿问题。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是对区域创新体系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推动。本文将就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的涵义、学习机制及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效用展开论述,以期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向纵深发展。 一、学习型区域: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新拓展 区域创新体系又称为区域创新系统(RIS),这个概念最早由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于1992年提出。库克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熊彼特创新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是用来分析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一种理论框架,他指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1]中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内关注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 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由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来源于对都市中心区域或成功区域的经验研究,所以,在实证研究领域,表现为对工业基础较好的发达地区创新的分析比较多,而对于欠发达区域如何构建创新体系、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视不够。因此,近年来,国外有些学者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拓展创新体系研究。 Gu(1999)指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创新体系研究应该置于经济发展的框架中。[2]Edquist(2001)进一步提出“发展创新体系”的概念,并指出“发展创新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统”具有四点关键性的区别:(1)产品创新比工艺创新更重要;(2)渐进性创新比根本性创新更易获得成果;(3)对扩散技术的吸收比进行原始性创新更重要;(4)在中低技术领域的创新比高技术领域的创新更易取得突破。[3]Viotti(2002)重点关注“技术扩散”和“学习”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并进而强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进步是在发达国家技术扩散的基础上实现的,通过吸收获得技术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Viotti明确指出,既有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方法与理论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4] 与此同时,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学者研究发现,区域发展中非物质性资源日益重要,一些结构性资源与主体间的合作能力及协同效应等成为区域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全球化进程创造了作为学习和创新中心的独特能力的新机会,区域成为知识创造和学习的重要载体。因此,伴随着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经济和学习型组织等概念的提出,学习型区域的研究开始兴起。 二、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涵义及特征 学习型区域的概念最早由Florida(1995)提出。[5]他认为,“在全球化、知识资本化的新时代,由于有效地形成学习型区域,区域正成为知识创造和学习的焦点。学习型区域的功能是知识和观念的收集和储存,提供促进知识、观念和学习流动的根本环境或基础。”此后,学习型区域的研究开始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新热点。 张林(2008)根据学者研究学习型区域的专业视角、提出的学习型区域概念的核心要素、阐释学习型区域的发展动力途径等差异,将国外学习型区域概念来源分为:经济地理学派、网络学派、制度学派和教育学派。[6] 目前,学习型区域理论已被广大学者所接受。欧美许多学者认为,学习型经济和学习型区域这两个概念是未来经济成功发展的代名词。在知识经济下,个人和组织在学习过程中成功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评价地区经济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学习型区域的构建研究,可以从微观上的组织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宏观上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这两方面来进行。 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学习型区域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学习型区域和区域创新体系密切相关,并从区域创新体系和区域发展的角度对学习型区域进行了不同涵义的界定,如顾新(2002)等。[7]这一点,与国外研究是基本一致的。 本文认为,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是指体系内部创新行为主体(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通过与创新体系外部的知识联系积极获取知识资源,各创新行为主体及有关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之间通过交互学习促进知识资源在区域内转移,增加区域社会资本的积累,从而大幅度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其运行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结构图 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与其他区域创新体系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联系网络性。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的联系网络性体现在与区域外和区域内广泛而又紧密的联系。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与其他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与区域外的联系非常紧密,这种与区域外部的知识联系按照Saxenian(1994)的研究可以归纳为四种联系类型,即社会联系、文化联系、组织联系和空间联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