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为何认为“无人自愿作恶”?

作 者:
陈真 

作者简介:
陈真,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210046

原文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苏格拉底关于“无人自愿作恶,作恶皆因无知”思想的核心是对不能自制问题的论证。由于苏格拉底的论证建立在许多可疑的前提或假设的基础上,因此,其结论难以成立。但是,尽管苏格拉底否定不能自制行动的理由不能成立,但他的论证以及他所提出的问题,依然给我们以启迪。在苏格拉底的启发下,当代西方哲学家针对不能自制的问题提出了种种理论,从而推动了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对于人们认识实践理性、道德心理学、以及行动主体道德行为心理结构和心理活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应用价值。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些与国内许多希腊哲学史专家看法颇为不同的新观点,比如,苏格拉底是一位有远见的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快乐主义者。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50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0)05-0005-07

      不能自制的问题(the problem of akrasia)在西方哲学史乃至当代西方哲学和道德哲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①。这个问题最早是由苏格拉底提出来的。不能自制的希腊文原文为akrasia,英文中常常有两种译法:incontinence(不能自制)和weakness of will(意志软弱)。不能自制一般是指违反行动者最佳判断的行为。所谓不能自制的问题是指:违反行动者最佳判断的行为是否可能?苏格拉底的回答非常明确:不能自制的行为是不可能的。这一看法主要反映在他的“无人自愿作恶,作恶皆因无知”的观点上。本文主要讨论苏格拉底为何认为“无人自愿作恶,作恶皆因无知”,阐述其核心的论证,分析其主要问题,并探讨苏格拉底的思想对我们究竟有何启示,以及他所提出的不能自制问题对于当代西方伦理学研究的影响。

      一、苏格拉底“无人自愿作恶”思想的核心概念:节制、自制与不能自制

      在正式讨论苏格拉底关于不能自制的思想之前,我们有必要比较一下作为古希腊四大美德之一的“节制”和作为不能自制的对立面或反义词的“自制”之间的异同。尽管作为四大基本美德之一的“节制”和作为不能自制的反义词的“自制”均有自我控制的意思,但不论从词源的意义上,还是从概念上,二者均有不同。

      “节制”的希腊文为“sophronsyne”(σωφροσbυη),在荷马史诗的用法中有心智健全,审慎明智,考虑周到等含义[1]42,柏拉图著作的许多英文译本通常都将其译为“temperance”(节制,节欲),也有的译为“self-discipline”(自律)。196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一部公认英文译得较好的,较为权威的《柏拉图对话全集 附信札》②,其中《国家篇》的译者将“sophronsyne”译为“soberness”(清醒,克制,审慎,适度),而《法篇》的译者则将其译为“temperance”。中国学者当中,《尼克马科(可)伦理学》的译者苗力田、廖申白,《理想国》的译者郭斌和、张竹明,和《柏拉图全集》的译者王晓朝等人均将其译为“节制”,而汪子嵩等人所著的《希腊哲学史》则将其译为“自制”③。从概念上讲,“sophronsyne”是古希腊的四大美德之一。按照当时普通希腊人的看法,它是一种能够对某些形式的肉体快乐和欲望进行自我约束和控制的美德,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卡尔米德篇》则将它解释为“认识你自己”、自我认识、自知之明等意思④,这种含义似已开始偏离当时“sophronsyne”的日常用法了。柏拉图在《国家篇》中则强调它不仅仅是戒绝某些肉体快乐的一种美德,更是“自己的主人”(master of himself)。柏拉图进一步将“自己的主人”解释为灵魂中较好的部分(理智的部分)对灵魂中较坏部分的控制⑤[2]405-406。在《法篇》中,柏拉图则将“sophronsyne”和实践智慧等同⑥。亚里士多德则更多的是按照当时的日常用法并根据自己的美德中道说来解释“spphronsyne”,将它理解为能够对快乐和痛苦进行节制、能够选择快乐和痛苦之中道的一种美德。按照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过度或不及都是恶习(vices)。美德则是选择过度与不及之间中道的一种品质或能力。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过度的快乐就是自我放纵(self-indulgence),而快乐不及则是感觉迟钝(insensibility),二者均是恶习。快乐得恰到好处便是节制的美德⑦。

      而作为不能自制(akrasia)的反义词的“自制”,其希腊文为enkrateia(γκρáτεια),英语中常将其译为“self-control”,“continence”,“strength of will”等[3]16。从概念上讲,它和“节制”不同,它主要指行动者在面对相反的诱惑时依然能够按照自己的最佳判断行事的能力或意志力,其反义词或对立面是指的“不能自制”(akrasia)或意志软弱,而不是自我放纵或感觉迟钝。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一个自制的人是一个在绝大多数人都会屈服的诱惑面前能够抵制这些诱惑而主宰自己的人,而一个缺乏自制的人则是一个在绝大多数人都能抵制的诱惑面前屈服的人⑧。自制或不能自制主要是关于意志的柔软与刚强的一种品质或能力。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既不能将自制(或坚韧)和不能自制(或柔弱)等同于美德和邪恶,也不能将它们看成是完全不同种类的事物⑨。另一方面,如前所述,亚里士多德明确将节制看成是一种美德,其对立面是自我放纵和感觉迟钝,而不是不能自制(即不能按照行动者的最佳判断行事)。因此,我们不宜将“自制”和古希腊四大美德之一的“节制”相混。为了避免这种混淆,我们最好将“sophronsyne”译为“节制”,而将“enkrateia”译为“自制”⑩。

      二、苏格拉底对“无人自愿作恶”思想的核心论证:不能自制问题

      苏格拉底是最早提出不能自制问题的西方哲学家。他的相关思想主要反映在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中(11)。在该篇对话中,苏格拉底提到了普通大众的一个看法,即“许多人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但却不愿意按照它去行事。做好事的大门对他们敞开着,但他们却去做其他的事。”(12)在他们看来,自愿求恶是可能的。苏格拉底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无人自愿作恶。也就是说,对一个明智的人来说,违反自己最佳判断行事(即不能自制的行为)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说道:“我本人确信无疑,没有一个明智的人会相信有人会有意犯罪,或有意作恶或做卑鄙的事情。他们非常明白,一切罪恶或卑鄙的行为都是不自愿地犯下的。”(13)在柏拉图的其他对话篇,如《高尔吉亚篇》和《美诺篇》中,书中的主角苏格拉底也有类似的思想。

      但是人类不能自制的行为似乎是普遍存在的。作为人,我们经常犯不能自制的毛病。我们明知做一件事情不对,但依然做了。我们明知抽烟不好,但依然抽了。我们明知上网成瘾不利于学习工作,但依然无节制地上网。我们中间有些人明知贪污腐化不对,但依旧照贪不误。我们明知扩大贫富差别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但我们的许多作为依然是扩大而不是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别。我们明知建立化工厂会破坏一个村庄或一个地区的环境,我们依然建了。我们这个世界明知再不减少碳的排放,全球环境的变暖或变化会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我们依然不愿作出减少碳排放的承诺。我们明知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和人类,我们依然积极研究、发展和改进这些武器。我们明知我们的许多做法后果极其严重,但我们依然故我。总之,我们明知故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