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君子”人格及其现代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贵长,哲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伦理思想史。浙江 杭州 310018

原文出处:
天府新论

内容提要:

君子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中的核心人格类型,同时也是儒家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的重要载体,其人格特质主要体现为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的人道精神,通权达变、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见义勇为、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君子彰显了人性的崇高,承载着人类美好的道德期望,满足人们追求善美的道德需要,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提升人性修养、成就善美人生、引领大众向善、淳化社会风俗、强化恪守规范意识和完善社会价值体系等作用。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33(2010)04-031-06

      “君子”是儒家核心范畴之一,其初始含义为“君之子”。后经孔子创造性诠释,“君子”概念逐渐由“位”向“德”转化,成为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中的核心人格类型,同时也成为儒家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的重要载体。“君子”人格产生并基本定型于先秦后,对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自古以来仁人志士政治实践、文化追求、道德践履的一种力量源泉”[1]。如此重要的概念如今似乎有被逐渐淡忘,并因精英道德性质而被抛弃之情势。有鉴于此,本文试从“君子”的人格特质、“君子”面临的诘难、“君子”的伦理价值和“君子”的现代转化四个方面对之作个探讨。

      一、“君子”的人格特质

      先秦儒家经典文本有很多关于君子特征的论述,有论者曾将之归纳为“仁、义、礼、智、信、忠、恕、勇、中庸、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与自强”[2]等13种素质。应当说这13种素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君子的特征。但这13种素质中是否有能够涵摄其他素质的纲领性素质?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可见,“君子之道”最为重要的便是“仁、智、勇”(三达德)。此三者分别从情、知、意三方面一并构成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人格特质,其实质内涵为: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的人道精神;通权达变、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见义勇为、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

      (一)仁: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的人道精神

      “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君子最重要的德性和人格特质。判断一个人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主要看他是否具备“仁”。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又说:“君子学道则爱人。”(《论语·阳货》)孟子则更直接地说:“君子亦仁而已矣。”(《孟子·告子下》)荀子也强调:君子“唯仁之为守”(荀子·不苟第三)。可见,在孔孟荀看来,君子的实质就是“仁”,如果没有“仁”之“实”,君子就名不副实。

      君子之“仁”的精神实质可概括为“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的人道精神”。“仁”是一种内心情感或道德品质,这一情感即“爱人”。何谓“爱人”?首先,“仁”之爱的主要对象是“人”而非“物”。《论语·乡党》载厩焚孔子问“伤人否?”而不问马。实际上,“仁”字较早的形状“”(上身下心)也透露着“心中想着人之身体”,“要时刻想着爱惜人的生命”之意。[3]爱惜人之身体、生命,正是人道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其次,“仁”之爱的对象主要是他人。用董仲舒所说就是“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4]。后出的“从人从二”之“仁”,也蕴含着“仁”之“爱人”的展开及实现必然涉及他人的意思。再次,如何爱他人?简单地说,在孔子那里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最后,“仁”之爱人有三种境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第一层的爱人,体现于敬业上,即认真对待政务或工作。这其实不难理解,社会关系中人的不敬业即是对他人的不负责。第二层的爱人,指使他人安乐,这里的他人指上层人物,按钱穆先生解主要指政府百官与己接触者。第三层的爱人,指使所有老百姓(社会群众)安乐。其中以“以安百姓”为最高,即使尧舜也不易做到,有点类似子贡说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一点正是君子济世安民人道精神的最高体现。

      (二)智:通权达变、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

      “智”是一种“明是非、辨善恶,贵知己、善识人”的理性能力和“通权达变、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孔子说:“知(智)者不惑。”(《论语·子罕》)智者之所以不惑,一方面是因为他具备了理性认知和辨别能力,具备了道德理性,因而能够分清事物与人事的是非、曲直、善恶,另一方面则在于具有“通权达变、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在儒家看来,“通权达变、乐天知命”较之分辨是非善恶和知己识人更难做到,因而也是君子之“智”更为重要的精神内涵。

      “通权达变”主要体现在处理好“经权”关系。人在道德活动中遇到的境遇往往是特殊的,若是完全拘泥于“经”即一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约束,则容易犹豫不决,甚至偏离仁道。因而,根据具体境遇“权”变就显得异常重要。“嫂溺援之以手”,虽然违反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常礼,但却符合“仁道”的根本精神。“权”之反“经”,不是离“道”,而是为了更重要的“善”。“权”实际上是对于道德原则及规范的灵活运用,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是一种极高的道德智慧,所以在孔子看来“权”是相当难的事情:“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

      所谓“乐天知命”,即正视天命而无忧愁。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此命可有二解:一为外在于人的不可把握的偶然性;二为内在于己的使命(感)。知命者,知道外在偶然性的客观存在,明确哪些领域和事情自己可以左右,从而有了生活的达观。孟子说:“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孟子·尽心上》)更进一层,知命则是知道自己之所“应当”即使命所在,从而有了生活的进取。孔子即是个上进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论语·宪问》),“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言,“知命与努力,是儒家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向来伟大人物,无不如此。”[5]可见,“乐天知命”绝非“听天由命”式的宿命论,而是强调乐观面对生活挑战,认知生存的偶然性,了解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所在,是一种尽人事而不怨天尤人的达观。

      (三)勇:见义勇为、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

      “勇”是君子人格另一重要特质。儒家之“勇”不是“孔武有力”,亦非“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血气之勇,而是正视危险、克服困难、摆脱恐惧、抗拒欲望、抵制软弱、忍受痛苦,以及改过迁善、敢于进取、积极承担等为善力量。无“勇”之人,胆小怕事,畏惧困难和挫折,见善不能为,有恶不能祛,难以成就德业。君子之“勇”突出地表现为“见义勇为、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