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批判与发展伦理

——空间与伦理的双向建构及“空间乌托邦”的历史超越

作 者:
陈忠 

作者简介:
陈忠,苏州大学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123 陈忠(1968—),男,湖南省慈利县人,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伦理研究。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空间批判理论为人们把握当代复杂世界的多层面复杂关系提供了一个简洁的方案。在当代空间批判理论语境中,空间范畴所意指、解释、建构的是一种有人参与、与人相关的“多层面、复杂、意向性人化关系”;空间生产也就是人作为历史主体对这种“复杂、意向性人化关系”的创造、改变与再造。空间与伦理、空间生产与发展伦理具有内在关联,是一种事实性与规范性双向建构的历史关系。一方面,空间具有深刻的发展伦理特质,空间生产问题是由发展所引发的复杂伦理问题;另一方面,发展伦理又具有深刻的空间性,其生成与发展受到空间因素的现实制约。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不断解决又不断生成空间—伦理矛盾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建构起诸多形态的“空间乌托邦”。“空间乌托邦”有其价值,也有其问题;需要从现实条件出发具体超越“空间乌托邦”,过程性地建构更趋合理的“空间—伦理生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0)01-0017-07

      空间批判理论,是当代社会理论体系中正在崛起的一个重要形态或范式。在法国学者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一译“列斐弗”,1901—1991)、美国学者迪尔(Michael J.Dear)看来,“人们在空间中看到了社会活动的展开”①,“哪里有空间,哪里就有存在”②,空间、空间性是人们把握、描绘当代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视野与叙事线索。然而在我看来,空间批判理论固然对人们深入理解、研究当代复杂社会具有方法论意义,但空间批判理论也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专题性地揭示空间生产与发展伦理,把握空间与伦理的内在关联、双向开启、双向建构关系,将有助于深化空间批判理论,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当代复杂社会的理解。

      一、空间批判理论的当代兴起

      20世纪末以来,随着新科技的推广、市场体制的蔓延、全球交往的普遍化,世界总体格局、人类社会的基础特性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诸多学者因此认为世界历史正逐渐从工业社会转换、步入新的阶段,并使用不同的术语从不同侧面对这种转换的方向与特点进行了描述,如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晚期资本主义、消费社会、都市社会、第二次现代性、知识经济时代、新全球化时代,等等。

      在这些描述中,列斐伏尔、哈维等人的“都市社会理论”、“空间批判理论”可谓独树一帜。列斐伏尔用“都市社会”定义、揭示这个新的时代,认为,“工业化的方向和目标,就是在探索中形成都市社会”③,“未来的社会,将不再是‘工业社会’,而是‘都市社会’”。④ 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生产”是当代都市社会的一个核心特点与根本问题,空间性应该取代时间性成为人们把握当代社会的一个基础视野。在哈维(David Harvey)、林奇(Kevin Linch)看来,空间具有重要的政治、伦理等功能,人创造着空间,空间又塑造着人性。⑤ 在安迪兹(Anduzej Zidleniec)看来,社会关系与空间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空间被人的关系所形塑,同时,人的关系也被空间所形塑”。⑥ 在列斐伏尔、哈维、索亚(Edward W.Soja)⑦ 等一大批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人们从空间向度对当代社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空间政治学、空间经济学、空间社会学等空间学科不断兴起,汇成了“空间批判理论”这道既具有相对统一性、又具有深刻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当代社会思潮风景线。

      在当代空间批判理论语境中,空间的内涵不是指纯自然,也不是指绝对虚空,而是指与人有关、同处于社会关系与社会实践中的人深层互动的实在或虚拟的诸多复杂关系;即与人有关,有人参与,由人所生产、创造,又反作用于人,成为人的重要生存、生活、塑造因素的“复杂人化关系、意向性关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安迪兹认为,空间也就是“诸多人化了的环境”(Human-made environments)⑧;哈维认为,“关于空间的本性,其答案存在于人的实践中”,空间是指由人的实践所建构的、有人的意向参与其中的人化关系。⑨ 从外延上看,空间既包括列斐伏尔所说的乡村和城市⑩,也包括哈维所说的建筑、城市、地球甚至作为“独特的空间性单元”的人的身体(11),更包括林奇所说的建筑、场所、道路、边界以及与当代社会生活日益密切相关的网络等虚拟空间(12)。而所谓“空间生产”、空间实践,也就是人对这些“与人有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人化了的关系”的创造、再创造,即对乡村、城市、建设、道路、领土、网络等“人化自然”、“人化环境”等多样“人化意向性关系”的创造、改造、再创造。

      当代空间范畴是对诸多复杂人化、意向性关系的概念化总结,研究空间问题也就是研究人与“人所创造的复杂关系”的关系。空间批判理论的当代兴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一,从理论层面看。当代社会日益进入复杂性社会,人们面对复杂的关系,需要处理与复杂关系的关系。一方面,在还原的意义上,我们可能把这些关系还原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另一方面,这种复杂的关系又是经过改造的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是一种“二次方”、甚至“三次方”、“多次方”的关系,将这种复杂的多次方简单还原为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已经不能概括并深刻反思当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空间批判理论把“诸多人化、意向性关系”(包括人化后的自然、人化后的社会、人化后的自我等)概括为“空间”,并将“人与诸多复杂人化关系的关系”概括为“人与空间”的关系,无疑是对当代社会复杂性的一个深刻而简洁的概括,为人们把握、描述、进一步深入研究当代复杂社会,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核心范畴甚至基础框架。这是空间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理论的重要贡献,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创新意义。其二,从实践层面看。由时间性向空间性的转换,是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特点。如果说,以强调规律与时间的强制性、一元性,注重面向未来改造传统和现实世界,是近代至20世纪中叶人类实践的重要特点,那么,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日益感性的发现,时间性、面向未来不是实践的唯一向度,在改造世界时人们首先需要面对、适应甚至接受的是由人类自身所创造出来的多样传统与多样现实,复杂的、多样的空间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说,在追求时间向度时,人们更多的是把规律性理解为发展模式、发展样态的一元性,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世界应该具有一个大致统一、一致的面貌;那么,到20世纪后叶,人们日益发现,人类所建构起的仍是一个具有深刻多样性的世界。这样,从神圣性走向世俗性,从一元性走向多样性,从关注时间到关注空间,就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当代特征。空间批判理论的兴起,正是对这种时代精神的契合与反映。其对空间向度的强调,对人们理解实践史、规范未来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