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我国目前有1.2亿农村人口在城市务工,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400万~500万人的速度增加。全面了解和把握城市流动人口的道德状况,加强城市流动人口道德建设,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我们从2006年起组织一批中青年学者和部分研究生,就上海市流动人口的道德状况展开调查。课题组草拟了调查提纲,设计了调查问卷和主题座谈会,利用暑期和节假日,通过填答问卷、个案访谈、座谈等形式,对上海市流动人口道德状况的调查全面铺开。在调查中,我们采用聚类抽样的方案,首先把上海市流动人口分为5类人群:城市专业技术与管理流动人口、城市第二产业(建筑、制造业)流动人口、城市商贸与服务行业流动人口、城市无业(盲流、零工、乞丐等)流动人口和城市未成年人流动人口,成立5个调查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样本设计总量为1600份,收回样本1476份,经复核,最终确定有效样本1412份。在问卷设计和调查中我们坚持全面性、代表性、客观性、定量化原则,力保调查数据的科学性。 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在于:了解和把握上海市流动人口的道德状况,探讨提高城市流动人口道德素质的对策。 一、上海市流动人口日常生活伦理调查 1.上海市流动人口婚姻家庭伦理调查 (1)夫妻关系 我们首先对夫妻关系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在回答“您若已婚,您对丈夫/妻子感觉如何”时,分别有23.9%、39.8%的上海市流动人口选择“满意”和“基本满意”,仅有8%的选择“不满意”,满意度超过了60%。考虑到这一群体文化程度、生活经历、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判断满意与否时的尺度必然存在很大差异,从“能将就过”到“合得来”再到“和谐美满的性生活与感情”,各种婚姻质量标准均有可能存在,因此这里的满意、比较满意有很大的模糊性。但毕竟是一种和谐的婚姻状态,因此,上海市流动人口夫妻关系比较稳定的结论还是可以成立的。 然后我们调查了影响夫妻关系和谐的因素。在回答“您认为影响夫妻感情的主要因素是(1项~2项)”这一设问时,5个选项“爱情”、“收入”、“孩子”、“性生活”、“理解信任”中分列前三位的是“理解信任”(52.6%)、“收入”(30.9%)和“爱情”(22.2%)。“理解信任”高居第一的可能解释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每个人的交往面都在拓宽,每个人与异性交往成为必需,异性间接触的机会与日俱增,受到的诱惑也日益增多,加上这一群体夫妻分居现象较为普遍,如果夫妻间缺乏理解和信任,将会严重影响夫妻间的感情,正如豪厄尔所提醒人们的:“一旦疑心从前门走进,爱情就会从后门溜走。”[1](P273)希望自己的配偶理解信任自己,是保持夫妻贞爱的重要前提,它的重要性在上海市流动人口看来是第一位的。“收入”越过“爱情”位居第二,折射出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上海市流动人口的重大影响,他们的物质需求日益增长,对收入的多少日益关注和在意,成为影响他们婚姻质量的重要因素。 (2)性爱观调查 性爱观是人们对于性和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观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表现。 我们首先对爱情这一话题展开了调查。调查显示,只有一半的上海市流动人口相信有真正的爱情(50.9%),15.6%的不相信爱情,认为“一切都只是逢场作戏”,33.5%的认为爱情敌不过金钱。一般认为,爱情虽然有生理基础,包含着人的自然属性,但爱情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在于两性在性格、情趣等方面的相互爱慕之情,以及精神和感情的融合。接近一半的上海市流动人口认为爱情是“逢场作戏”、“敌不过金钱”,揭示了西方性观念、拜金主义对他们爱情观的巨大冲击。 然后我们对对待婚前性行为、婚外恋的态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设问“您认为婚前性行为是否可以接受”,有63%的上海市流动人口选择了“可以”,37%的选择“不可以”,两个答案相差比较悬殊。从中可知,上海市流动人口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度是较高的,传统性爱观中的贞操观已逐渐被人们淡化。通过设问“某人在家有老婆/老公,但您发现他/她在外面还有情人,您怎么看”,我们了解到,有53.5%的上海市流动人口选择了“这样不太好,不能做对不起老婆/老公、孩子的事”,25.7%的选择了“这是道德败坏的表现,应该坚决阻止”,只有20.8%的选择了“很正常,这样的现象见多了”。这说明,上海市流动人口对婚外恋的宽容度是较低的。关于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度很高,可能的解释是,上海市流动人口由于身处大城市,受现代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熏陶,对于一些有违传统婚恋道德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理解。并且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降低,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度在升高,选择“可以”的比率18岁以下的高达83.3%,18岁~29岁的是65.3%,30岁~39岁以及40岁及以上的分别是62.5%、55.6%。这些数据说明,年龄越大受传统婚恋观影响越大。对婚外恋的宽容度很低说明,上海市流动人口婚姻责任感强,对配偶、孩子的责任感超出了性和爱,显然受中国传统婚恋道德影响较深。 2.交往伦理调查 (1)择友标准 每个人在选择朋友时,都有自己的标准,有的看重文化因素,有的看重伦理因素、气质因素,还有的看重社会因素,我们将这些因素细分为9个选项,让被调查者作出选择。结果表明,上海市流动人口的择友标准中,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坦诚(19.5%)、文化修养(18.1%)和讲义气(15.5%)。坦诚和讲义气是伦理因素,文化修养是文化因素。将9个选项加以集中考虑,则排序如下:伦理因素45.9%(坦诚+讲义气+正直)占据优势地位,文化因素28.1%(文化修养+才能)其次,气质因素17.2%(幽默感+豪爽)和社会因素8.8%(钱财+权位)所占权重较小。显然伦理因素是上海市流动人口择友时放在首要位置加以考虑的,对于具有悠久伦理传统的中国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传统伦理文化早已沉淀在民族心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