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传有,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德性伦理学在近现代的边缘化有逻辑和历史的必然性,对于德性形成的行为的道德性未加界定,德性规定的主观性与相对性,以及德性伦理学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境况的变迁,是造成这种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复兴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将其创建成现代德性伦理学,就必须吸收规范伦理学的优点来克服德性伦理学本身的缺陷,达到二者的融合。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07-0115-04

      现代道德哲学的新分支,是由麦金太尔等人倡导而兴起的新德性伦理学。在麦金太尔等人看来,伦理学在近现代的发展表现为古代德性伦理学的边缘化,表现为对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的遗忘。因此,复兴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是当代道德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麦金太尔等人的看法有合理性,他们确实意识到现代伦理学的种种缺陷,以及相对于现代伦理学而言德性伦理学的优点。然而,麦金太尔未能从伦理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上揭示古代德性伦理学被边缘化的原因,虽然他们也看到了古代德性伦理学自身的缺陷,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复兴古代德性伦理学也就只能是简单地回复到过去,而无法建构起新型的现代德性伦理学来。因此本文试图从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自身存在的逻辑困境出发,谈谈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应注意的问题。

      一、德性养成的困境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之所以被称之为德性伦理学,就在于它着眼于人的道德德性的培养,着眼于使人成为一个道德的人这一伦理学的核心问题。这无疑是德性伦理学优于后来的规范伦理学的地方。然而,一种优良的道德品性的培养是离不开行为的。这一点亚里士多德也明确地意识到。因此,他在《尼可马可伦理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讨论行为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作为一种品质,它的形成是相关行为习惯化的结果。行为与品质相比较,一个表现为当下一时一地的活动,另一个则表现为某种恒常的行为倾向(disposition)。前者具有某种偶然性,后者具有某种恒常性。因为一次或几次行为不可能形成某种倾向,只有多次的行为才能形成为某种倾向。而倾向则是某种相对稳定的行为趋势,只有这种行为趋势日渐稳固,才形成为习惯。这种恒常的习惯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品质,而那种值得称赞的优良品质也就是亚氏所说的德性。因此,从生成论的意义上说,行为是德性的生成根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做了一件勇敢的事,并不能说这个人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做勇敢的事,从而形成一种恒常的行为习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才可以称作是一个勇敢的人。

      其次,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品质是内在于人心之中的,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到它,只有通过这种品质显露在外的行为,才能感知。在这个意义上,行为是品质的外在表征。他认为,一个具有某种品质的人,总是会通过其外在行为把品质表现出来。而且我们也是通过他不断的行为习惯来判定其是否具有某种德性。因此,某人有某种德性,然而却缺少表现这种德性的机会,对于他来说,这种品质就是以潜在的方式存在。所以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在睡着时也可以有德性,一个人甚至可以有德性而一辈子都不去用它。”① 对于这种以潜在方式存在的德性,我们一般是很难得知的,只有当它以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时,我们才发现某人具有这种德性。

      亚里士多德对德性与行为的这些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我们如何才能做出某种德性的行为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显然陷入了困境。人们如何才能做出勇敢的行为,并通过多次的行为而培养出勇敢的德性来呢?他的回答是,模仿勇敢的人的行为,就可以成为一个勇敢的人。这就是德性伦理学特别强调的榜样的力量。然而,这种说法本身又和他的另一说法相矛盾,即他认为,一个具有某种德性的人所做出的行为不一定就合乎这一德性。因为行为与德性之间的关系只是或然的。也就是说,并非有某种品质的人所做出的事就一定反映了他的这种德性,反过来说,也并非做出一种合于某种德性的行为的人就一定具有相应的德性。所以,我们不能认为,一个具有勇敢品质的人在任何时候做出的事都是勇敢的,他在某些时候也可能做出不勇敢的事来,他只是在大多数时间里做出勇敢的事。因而对于具有某种品质的人来说,亚里士多德承认和允许他有例外的情况存在。他甚至认为,一个行为,只有是出于相关德性而做出的,才能称之为德性的行为,或者说具有某种德性的行为,那种不是出于德性的行为,虽然在表面上合乎某种德性,我们也不能称之为德性的行为。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公正的人并非所做的一切都是公正的,而“一个做了不公正的事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不公正的人”②。这样,我们通过向有德性的人学习做有德性的事这一点本身就具有偶然性。更何况,从理论上推断,第一个具有德性的人是向谁学习而获得德性的问题就成为了一个无法解释的死结。这种情况说明,离开了对行为的规范和界定,要想通过不断地行为来获得德性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因此,亚里士多德虽然也对行为作了诸多论述,如关于行为是否出于自愿的讨论,但是,并没有涉及到行为规范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而离开了对行为本身的规定,就会产生我们上面所说的那种困难。

      二、德性规定的主观性与相对性

      为了说明如何做可以获得德性,除了上述模仿一说外,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中道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在对待情感、爱好等方面采取中道的态度,我们就可以获得德性,在这个意义上,德性也就是中道。依据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做到中道,我们对行为或品质进行道德评价。然而如何做到中道呢?这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也是一个难题。虽然他举出了很多具体的德性来说明中道,但是他始终拿不出一个怎样做才算是中道的一般性原则来。他只好把对中道的把握授之于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无法明说的各种“适当”,以及行为者自身的实践智慧(明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