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09)03-0012-08 关于道德力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其实是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人与社会为什么要有道德?二是人与社会为什么需要道德?通过解答“道德力与社会进步”这一论题,试图让大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充分认识到: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道德,道德是我们生活、工作的重要资源、重要资本。可以说,在今天这个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有一定市场的时代,如果具备了这些基本理念,至少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会大有裨益。因此,除阐述道德力与社会进步的内在关联之外,也试着努力阐释道德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的内在逻辑关系。 首先,我们必须进行前提性澄明的工作,就是回答“道德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又难以弄清楚的概念。说它简单,连小孩都知道,幼儿园就开始讲“道德”这个概念;说它复杂,是因为“道德是什么”的问题涉及对道德本体的理解把握,而对道德本体的把握需要扎实的哲学基础和一定的理论素养才行。在我看来,所谓道德,简言之,就是人的立身处世之“应该”,即道德是应该所体现出来的规范或做人处世的基本要求,它引导、制约人的完善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本人认为,在科学而完整的意义上,道德是“应该的应该之应该”。 一、道德与经济建设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后,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时在剑桥大学做了演讲,其中有一段话就强调了道德的经济作用。温总理饱含感情地说,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决不会同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冲突;经济学说应该代表公正和诚信,平等地促进所有人,包括最弱势人群的福祉。他还说,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温总理的话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简明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要发展经济就离不开道德。 既然道德具有经济功能和作用,那么,它的经济功能和作用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经过多年的思索与研究,我提出了“道德资本”这一概念。所谓道德资本,即是说道德可以促进经济主体及其经济行为的盈利和发展,就是认为道德是能帮助赚钱获取利润的。当然,我并不否认,道德的基本目的首先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然而,提高思想觉悟、提升精神境界之目的是什么?其依据和判断标准又是什么?我认为,提高思想觉悟、提升精神境界之目的和依据只能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们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只能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不能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觉悟、精神境界是难以持久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觉悟提高。在此意义上,我十分赞成邓小平所说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在此,我张扬的是一种功利论和道义论结合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致用主义”的主张,明确反对抽空道德的形而下基础、一味张扬义务论的道德观,也反对把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问题庸俗化的所谓“经济道德无涉论”的观点。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我认为道德资本的主要功能有如下几点:第一,道德也是生产力。学界对这个观点有不同看法,也有的学者专门研究我的道德生产力观点。道德是不是生产力,我只做以简要剖析。一方面,生产力有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资源)。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其思想觉悟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劳动态度和劳动成果,这和我们有些学校发展是一样的,人们的思想觉悟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进程。其实,学校也好,企业也罢,只要想发展,人的精神素质就必须要提高,精神素质要提高了,大家劲往一处使,一起齐心协力干工作,就没有什么事情干不好。尤其是办大事和要事,就是要靠崇高的精神境界。在此意义上,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况是衡量劳动效率和劳动成果的重要精神性尺度。 另一方面,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劳动工具。劳动工具的科技含量、先进程度等当然十分重要。但是,这里我要引用马克思的观点:机器是死的生产力,只有通过拥有主观生产力的人投入生产过程,去激活作为死的生产力的机器,这样“死的生产力”才会变为“活的生产力”,唯此,社会劳动生产力才会现实地存在。也就是说,先进的机器没有人去合理地操作是不行的,而人不是一个没有知觉、没有情感和意志的“机器”(尽管爱尔维修写过一本书《人是机器》),人受到意识支配,尤其是受到价值取向的支配,正因为如此,阿尔都塞指出“人是一个意识形态动物”。因此,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在机器等劳动工具能不能提高、能不能发展,但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的价值取向。例如有一个2000多人国企的女厂长,有一次我问她,你们搞固定资产更新吗?她直言不讳地说,我才不干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呢。她说,我到这个厂已经一年半了,说不定我什么时候会被一纸公文调走。那么如果我现在搞固定资产更新,年终效益往往就会“挂红灯”的,而我如果不搞固定资产更新总会有些效益,至少不会“挂红灯”,现在如果我搞固定资产更新,我调走之前是红灯,之后经济效益就上来了,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见,她的价值取向就决定了她不会搞固定资产更新的事情,其结果势必影响企业发展。我在《三谈道德生产力》一文中就谈到了上述问题。从长期的整个生产过程来看生产力的话,不能仅仅从效益角度看经济发展,有时这种暂时的发展可能是对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阻碍和破坏,由此不难看出,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境界和价值取向大有关系。 再者,生产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人与物的关系,其实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紧密程度,直接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程度。资本主义社会人与物的关系,体现的是工人和资本家的利益关系,工人的生活和劳动处于异化状态,劳而无获。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的条件下,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还存在私有制,人与物的关系由于分配制度逐步趋向合理化,从而使得人与物的关系逐步趋向和谐、协调,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劳动态度就不完全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