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支柱。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对古代社会和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以推进中国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成为中国大陆学术研究的一大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大陆学者对中国孝文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的氛围日益浓厚,研究的角度日益多样化,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本文拟就中国大陆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 一、孝文化的起源与内涵 在孝文化的起源上学者们争论不一。任满丽认为“孝”起源于敬老。肖群忠认为孝在其产生之初的周代,是起源于政治上的传子制度,另一个起源是产生于尊祖敬宗的祭礼过程中。舒大刚认为孝起源于祭祀活动。陈筱芳认为孝至迟在商代已经形成,它是个体家庭的产物。丁成际则认为孝在父系氏族公社时就已产生,源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和个体婚制的建立。张祥龙从现象学角度出发,认为孝爱是由社会与文化造成的、最能体现人性的特点而又需要在生活境域中被构成的一种人类现象。① 孝文化的内涵是孝文化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孝及孝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有学者从文字学角度对孝的内涵进行研究,得出“孝”的本义应当是晚辈对老者的敬从。②许多研究者从伦理学角度发掘孝及孝文化的内涵。肖群忠认为孝道主要是由爱心、敬意、忠德和顺行构成的,爱、敬、忠、顺是孝道的伦理精神本质。郑晓江认为孝的伦理内蕴有三个方面:奉养长辈;顺从长辈;祭祀先辈。侯欣一则把孝的内容概括为七方面:谨身节用、敬养父母;父母有疾、精心侍奉;家庭和睦、累世同居;容隐父母之过;父母丧,哀伤不已;延续家族、继承父志;为亲复仇。③有研究者从人学角度把握孝文化的内涵,认为孝是一种生命意识,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关于人的生命关怀。④还有从文化学角度将孝文化界定为“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及其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⑤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孝文化的起源方面还是在孝文化内涵方面,学者的认识既有统一之处,又存在较大分歧,这既与研究的角度有关,同时也反映出研究途径的扩展与深化。 二、孝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一般认为中国孝文化从类型上分为儒、释、道三种,以儒家为主导。因此从儒家角度来探讨中国孝文化成为学界的一个着力点,研究成果大致归为三个方面。 1.总体性研究。张践指出儒家孝道观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最大的文化特质。曾振宇指出注重忠爱之心是儒家孝文化之精华所在,注重自然亲情、追求人格独立与平等的原生儒家孝论,自秦汉以降便走向了它自身的反面。张淼认为儒家孝道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人类追求生命永恒的一种体现。⑥ 2.儒家代表人物孝道观的研究。孔子为儒家孝道学说的创始人为学术界所公认,但在对其孝道理论的内涵把握上却不尽相同。⑦黄开国认为儒家孝道派的真正代表人物不是曾子,而是乐正子春,在孝道派之后成书的《孝经》是孝治派的代表作,孝道派与孝治派是有重大区别的不同学派。何元国认为《论语》中的“曾子曰”记的是曾子的思想,《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的“曾子曰”记的是曾子后学的思想。曾振宇认为孟子的孝论与孔子的思想有比较大的偏离。⑧此外,余治平、孟祥红、何乃川、王东梅分别对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人的孝道观进行了研究。肖群忠则对新儒家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的孝道观进行了研究。⑨限于篇幅,其观点就不一一介绍。 3.《孝经》的研究。对《孝经》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角度,一个是从文献学角度进行研究,另一个是对《孝经》思想内涵进行探讨。⑩相对而言,有关《孝经》的文献问题研究要丰富深入一些。 关于佛教孝文化研究有一定进展。孙修身反对佛教传入中国前即提倡孝道的说法。陈一风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的孝道之争促进了儒佛孝道的融合。邱高兴指出佛教将持戒修行转化为救渡父母与对祖先报恩的一种最大之孝行,遂产生了“一人出家,九族升天”之行孝报恩的新方式。(11) 在道教孝文化的研究方面,有关净明道忠孝观的研究成为关注热点,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12)李远国认为道教对孝道的理解进一步强调了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在追求神仙理想的过程中终得圆满。(13) 从孝文化类型研究来看,对儒家孝文化的研究虽比较深入和广泛,但有重复研究的现象,而对佛、道孝文化的深入研究还有待于加强。 三、历代孝文化的主要问题 1.先秦孝文化:朱岚指出西周孝道观念的确立是与其祭祀祖先的制度和礼仪的发达密切相关的。孝既是西周道德规范体系以及道德教化的核心和基础,也是西周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徐难于指出西周孝道所涉对象并非所有族人,仅仅是血缘长辈。李岩认为周代尊老观主要有:名人伦,同禽兽相区别;尊老要尊老、养老、贵老并重;尊老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孝悌;而统治阶级则认为尊老具有安邦定国的政治作用。陈筱芳认为西周春秋祖先崇拜超出了宗教范围而具有宗法和孝德意义,是中国古代从西周开始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标志着祖先崇拜世俗化。杨华指出三代以来忠统于孝的忠孝一体,经过春秋战国年间的忠孝冲突,再到汉代以后实现孝统于忠的新的忠孝和谐。我国古代忠与孝的关系刚好走过了一个正、反、合的历程。谭洁指出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经过汉儒的整合,孝“德”无论是在内涵、外延还是社会功能上都较古代宗法社会时期有了大的飞跃,并对这一时期孝道观内在的三大矛盾进行了总结。(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