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10)04-0001-08 在社会历史研究方面,一些人强调从个人出发,通过个人活动的分析来探讨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另外一些人则强调社会总体的研究,他们试图通过社会结构的内在分析来探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这里,社会或者被理解为通过个人活动而构成的结合体,或者被理解为不同的子系统或结构构成的总体。社会历史的研究就是要探索这个结合体或者总体的运动过程以及这种运动过程的内在机制①。但是,无论从个体出发还是从总体出发来研究社会的演进过程,都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在这里,我们既不从个体出发,也不从总体出发,而是试图从社会关系出发来重新解释社会历史的进程,重释历史唯物主义。 一、从关系维度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依据 如果不从关系的维度,而从人的活动维度把个人和社会结构总体结合起来建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是不是也可以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呢?实际上,现行教科书也试图这样来叙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把现实活动着的人作为历史的第一个前提[1]67。人类要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人就必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因此,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79。这些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个人会在生产中建立一定的联系,“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71。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是从人的活动、即人改造自然的活动出发来理解社会关系的。马克思在论述社会历史进程的时候,首先从个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然后说明人在生产中建立的关系。这表明,马克思从人改造自然的活动出发来解释社会关系,并进一步说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因此,从个人改造自然活动出发来解释历史,似乎完全可以把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展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内容。 但是,从理论上说,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这种理解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困难。马克思的历史观认为,在人改造自然的历史活动中,社会有可能成为一个对于个人来说完全外在的东西。人总是把社会作为一个需要处理的外在对象,用一种目的行动的方式来对待这个社会。人都要通过对社会的反思性评估来进行自己的活动,从而达到效率最大化。社会有时甚至是人必须克服的阻碍。这种做法内在地隐含着一种弱化的一切人对一切人战争命题。这种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模式从一开始就把社会排除在人的行动之外。在这样一种主体和客体对立的模式中,人和人之间的合作将无法得到理解。这是与马克思所一贯倡导关于社会与个人之间密切联系的学说相对立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应该避免把个人和社会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在马克思看来,即使个人独立地从事某种活动,这种活动也是类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他说,这种个人的活动“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方式”[2]79-80。虽然我们可以把个人的活动作为第一个历史活动,把活动着的个人作为第一个历史前提,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个人的活动是在脱离社会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实际上脱离了社会关系,任何一种活动,包括生产活动都无法理解。马克思把物质生产活动置于社会关系中来理解,他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344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有生产。因此,虽然马克思把现实活动的个人作为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把物质生产作为第一个历史活动,但是马克思并没有使这个活动与社会关系脱离。马克思所反对的正是那种脱离社会关系的历史叙述方式。马克思在归纳自己的历史观的时候,非常明确地指出,“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的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3]32马克思所凸显的不是个人改造自然的活动,而是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生产力,也不是个人改造自然的力量,而是他们的生产力。由此可见,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应该从社会关系出发展开全部历史过程。当然,对于马克思来说,在全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核心,其他社会关系都在不同程度上因为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社会历史可以被描述为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结构变迁的历史。 二、社会概念的两种理解 要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首先就要理解社会,对社会和社会运动过程进行解释。任何一种社会历史理论,首先是对社会进行解释的理论。传统的社会理论都是从个人或者社会这两种实体出发来解释社会。从现代社会理论的研究成果看,无论从个人还是从社会总体出发来理解社会历史都会面临许多困难。 从个人出发来理解社会,在社会学上,一般属于行动者理论。用历史观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的理论。它通过对个人行动的理解来研究社会的构成和运动。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研究中,学者们探讨了个人历史活动的前提,这种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等。在社会学中,社会学家们对于行动者的行动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包括,行动者的动机、行动者如何借助于符号进行互动,行动者如何受到社会化,行动者在社会中如何进行调节和适应等。现代社会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吉登斯还深入分析了行动者的反思调节机制。这就是行动者始终对于自己的活动进行“理论性的理解”,他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预测,进行反思调节等[4]。 传统上的行动者理论的主要缺点是,孤立地从个人行动和他的动机出发对社会进行解释。它脱离了社会的宏观结构,脱离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前提来考察人的活动。虽然马克思也是从个人出发来探讨整个社会历史过程,但是马克思却力图把人放在社会的宏观结构来考察。他说:“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101-102后来的行动者理论为了避免这种缺陷而试图从人际互动的角度或者个人和社会结构关系的角度来说明个人的行动。前一种理论的代表人物就是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这个理论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把“他人”,甚至“泛化的他人”纳入个人的行动范围之中[5]137。这就是说,每个人在行动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其他相关人的反应,甚至要考虑所有其他人的反应。米德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把他者的视角纳入到社会行动的氛围之中,甚至从所有他者的视角即社会的共同知识来看待自己的行动[5]137。在这样的情况下人际协调就成为可能了。吉登斯试图打破社会学传统上对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之间的二分法,而试图解构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的二元论[6]56。他提出了一种“结构化理论”。按照他的结构化理论,社会的结构是人通过自己的能动的行动建构起来的,而这个结构又是人的行动前提。个人的活动是以社会结构为中介的,这种活动又会对社会结构发生作用,使社会结构重新被建构起来。应该说,这种结构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传统社会学在个人和社会、行动和结构上的二元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