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前页:关于生产力的提纲

作 者:

作者简介:
姜海波,1972年生,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江海学刊

内容提要:

回顾马克思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研究生产力概念的历程,模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草拟出关于生产力的“提纲”,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思想基础。总体而言,马克思在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生产力还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视域内;《神圣家族》为生产力概念的变革做好了理论准备;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马克思使生产力概念走出经济学的视域;在《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中集结了大量关于生产力的理论资源和经验材料,通过研习以往的研究成果,经过与恩格斯、赫斯等人交流,与施蒂纳等其他学者论战,马克思终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彻底变革了生产力概念,唯物史观由此得以建构。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生产力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它也是马克思著作中大量出现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语汇,还是我国社会政治主流话语系统的关键词。当我们使用“生产力”这个概念时,似乎历来都预设这个概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早有一种确定的涵义,至少有一种不会引起歧义的公认的涵义。然而,使我们感到困惑的是,人们并没能在马克思的著作、手稿、笔记和书信中找到生产力的确切定义。正如柏拉图和海德格尔追问“存在”那样,我们之所以把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因为它在其内在的历史和逻辑维度的展开中呈现出了种种复杂的情形,需要去追问和反思。此外,生产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谱系中重大的基本问题,也是唯物史观大厦的支点或基点,不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就不能正视唯物史观。对生产力的认识和重视既是唯物史观的根本标志,又是唯物史观的因素。正因如此,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过去是、而且现在仍是哲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生态学家们评价和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正面阐发了唯物史观,并针对作为历史冲突“根源”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进行特别论述。但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没能及时发表,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没有机会再回到这个题目上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奠基性概念,它在马克思的著述中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有一个逐渐深化和成熟的过程。马克思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的诸多著作、手稿和笔记中,已经从不同的视角反思了“生产力”问题。马克思的这些研究对创立唯物史观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回顾这个研究过程,对于深入理解唯物史观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生产力概念与哲学批判失之交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MEGA②)第一部门第二卷的刊行情况和所掌握的现有文献,马克思第一次使用“生产力”概念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其中,马克思2次使用生产力,6次引用生产力,包括引用了魁奈“土地的生产力”、萨伊“自然的生产力”、斯密“劳动的生产力”等观点。但有一个事实值得注意,即恩格斯先于马克思使用生产力概念。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共8次使用“Produktionskraft”,恩格斯所使用的生产力概念与古典经济学语境中的生产力相同,指生产的数量,即人利用机器、自然等要素的力量生产财富的数量。恩格斯这篇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文章引起了马克思的高度关注,马克思还称之为“天才大纲”。

      1843年底,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经常彻夜不眠地阅读和摘录古典经济学的著作。从《手稿》笔记本Ⅰ的内容上看,马克思对斯密的著作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沿用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模式,把“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看作独立的因素分别处理,并认为斯密关于分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观点虽然得到普遍的共识,然而分工本身的原因尚未得到说明。在笔记本Ⅰ中,马克思初次使用生产力概念。

      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增加社会的财富,促使社会精美完善,同时却使工人陷于贫困直到变为机器。①

      显然,前半句只是在重复斯密的论调,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律”②。但与斯密的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试图借助“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来阐明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所以,马克思在这里虽然使用生产力概念,但其侧重点是分工导致工人的劳动和生活异化。生产力本身并未引起马克思的注意,他仍然只是局限在经济学视域中使用生产力概念,还未能超越斯密,“生产力”在这里仍然等同于“社会财富”,仍是表示数量的概念。正因如此,马克思没有对生产力做哲学意义上的解读。

      笔记本Ⅱ保存下来的部分中,马克思在评论土地的所有者(无所事事的、只会碍事的粮食投机商)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时指出,他们

      抬高人民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格,从而迫使资本家提高工资而不能提高生产力(Produktionskraft)。③

      这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另外一次使用生产力概念。对于生产力,此时的马克思基本上还是沿用古典经济学的理解指财富数量,“不能提高生产力”则应理解为财富的数量不能增加,与生产力对应的经济学术语是“工资”。因为土地所有者瓜分了资本的利润从而妨碍了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所以,在马克思写作《手稿》时,生产力概念与哲学批判失之交臂。这也能体现出马克思当时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人的本质”、“类”、“异化”等问题成为论述的主旨,而作为现实历史过程根本表现的生产力还未出场。

      生产力概念变革的哲学基地——《神圣家族》

      生产力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关键概念,如果没有作为概念的“生产力”的提升,唯物史观就只是空中楼阁。恩格斯晚年回忆起哲学变革的起点时指出,“费尔巴哈没有走的一步,必定会有人走的。……这个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于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开始的”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