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奥伊则尔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批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安启念,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心 上海 20043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5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862(2009)10-0028-05

      苏联解体以后,Т·И·奥伊则尔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持续、深刻、系统的反思与批评,是俄罗斯在这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对他的工作加以考察,能使我们对整个俄罗斯哲学界近2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反思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得失,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

      奥伊则尔曼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批评具有鲜明的特色。

      首先,他的身份特殊。奥伊则尔曼已95岁高龄,从1940年起在莫斯科大学任教,曾任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21年,苏联科学院(现在为俄罗斯科学院)古典哲学研究部主任18年;1966年任科学院通讯院士,1981年起为院士;他真正地“著作等身”:迄今发表500多部论著,其中个人专著和论文集38部,仅关于康德的论文就有25篇,且多数被译为德文。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并多次获得各种学术奖励。他是前苏联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权威作家。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苏联解体之后竖起反思批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旗帜,格外引人注目。

      其次,他对反思批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工作既专注又执着。这些年来奥伊则尔曼虽不担任任何行政工作,但每天仍坚持工作7小时以上。苏联解体以后,他在俄罗斯影响最大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最近十年出版专著6部,都与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批评有关。

      再次,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批评以哲学为主,但不局限于哲学,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乌托邦?作为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应该如何看待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如何评价十月革命?等等。他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元哲学》①,以哲学史为背景,在自己已有论著的基础上,从元哲学的角度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定位、哲学的对象、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党性等问题,做了分析批评。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批评,可谓全面而深刻,“针针见血”。

      最后,奥伊则尔曼已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辛勤耕耘70年,全世界绝无仅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奥伊则尔曼是当今世界学识最渊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深厚的学术素养使他视野开阔,行文旁征博引,对理论问题的分析批判得心应手,表现出很强的学术性。

      正因以上特点,奥伊则尔曼成为俄罗斯反思批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性人物。在今天的俄罗斯,仍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多数并不以此为专业,只是在自己的研究中顺便思考并发表一些意见;另一些人虽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但观点缺少新意;只有奥伊则尔曼和К·Н·留布金等个别人多年致力于反思批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就社会影响而言,其他人和奥伊则尔曼不可同日而语。正因如此,奥伊则尔曼成为当今俄罗斯最具争议的哲学家。2002年4月,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教授、马克思主义者Р.И.科索拉波夫说:奥伊则尔曼的工作“招供出了从前的和现在的马克思列宁学家的哲学秘密。我们现在明白了,过去这几十年我们是在和谁打交道。”②

      二

      奥伊则尔曼是哲学家,但关注的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批评只是他马克思主义历史反思的一个组成部分。集中反映其相关思想的有两本专著:《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2003)以及《为修正主义辩护》(2005)。有关哲学的内容主要在《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③一书。该书共八章,其中第三、四两章,是迄今为止俄罗斯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有系统性的批判。批判的缘起,是奥伊则尔曼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供支持:“不论从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唯物主义学说中,还是从关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的唯物主义学说中,都不能得出共产主义的结论。”④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既有科学成分也有乌托邦成分,两者“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相互制约,而没有这种相互关系,它们完全不能存在。”⑤ 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缺点,而是它的优点。人的认识总是从具体条件出发,因而必然受到这些条件的限制,与它们相符合的,就具有科学性。但是人的认识又总是力图突破已有条件的限制,寻求普遍、指向未来,因而表现出乌托邦性。乌托邦是一切科学理论都有的。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欧几里得几何学、牛顿力学,认为自己具有在今天看来它们本不具有的普遍性、永恒性,这也是乌托邦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自己的经济学说和唯物史观之前就成为共产主义者,这时他们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乌托邦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其中指向未来具有乌托邦成分的人道主义思想,使它具有了永不枯竭的批判现实的力量。一方面,这使得罗兰、毕加索、阿拉贡、聂鲁达等可以被称做人类的良心的人成为共产党员,另一方面它使资本主义受到持续的有力的批判,逐渐具有了人的面孔。尽管如此,奥伊则尔曼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与乌托邦主义者是有重大区别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不仅仅是实现某种更高程度的人道主义理想,而是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⑥ 马克思说:“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而只是要解放那些在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