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生成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轴

作 者:

作者简介:
鲁品越,上海财经大学现代经济哲学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0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9)10-0005-06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证明前苏联教科书哲学的失败,因为前者建立在后者的思想基础之上:这一哲学主张计划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预定规律的反映,其理论主旨是论证计划经济的合理性与人们对它的服从的必然性。而当今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其哲学基础必然不同于斯。那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前苏联哲学的根本区别在哪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是怎样的哲学?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哲学研究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案,如加进了“人学”专章;突出人的主体性;等等。虽然这些意见都有其合理之处,然而却没有抓住根本。而这个“根本”只能在马克思的哲学与既往所有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上来寻找。

      一 “唯客体论”:前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根本缺陷

      前苏联教科书式的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哲学立场可以概括为下述基本信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的认识是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图像,这个图像与客观事物相对应,并且在实践中无限接近于客观物质世界本身。至于物质世界为什么会辩证发展,那是物质的天然本性,无须进一步解释与追问。而历史唯物主义则被概括为:人类社会形态是特殊形态的物质,辩证唯物主义规律在社会物质上的应用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例如,五种社会形态就是五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物质,各有其自身性质,正像每一类原子都有其自身性质一样。它们都将按照预先确定的“固有”的客观规律而发展,正像地球按照万有引力规律不断运转一样。这种僵化的“唯物主义”已经远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与旧唯物主义并没有根本区别,仅仅在于它强调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而已,而这种辩证发展本身也是外加于物质身上,是理论地设定的事物的“必然属性”,而不是物质本身。前苏联教科书坚称:是马克思恩格斯把辩证法的规律与范畴注入到旧唯物主义中,从而破除了旧唯物主义,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表面看来十分革命的理论,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重歪曲与误解。

      事实上,“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等哲学信条,甚至包括“物质世界是辩证发展的”,都不是马克思的发现,历史上许多唯物主义都持此主张。众所周知,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就认为世界是辩证发展的物质世界,只不过其表述形式较粗糙而已。而近代的法国唯物主义则用鲜明的现代科学话语系统表述了“物质世界辩证发展”的哲学观念。其代表人物狄德罗曾经明确地指出:“一切都在变,都在过渡,只有全体不变。世界生灭不已,每一刹那都在生,都在灭,从来没有例外,也永远不会有例外”。① 这说明他不但主张世界是物质的,而且主张物质是辩证发展的。因此,断言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否认世界的辩证发展,认为只有马克思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结合起来,严重背离史实。因此,前苏联哲学体系是贴上了“马克思”标签的法国唯物主义,只是加进了革命词句而已。

      那么,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既然不是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那么其根本缺点是什么呢?是其不彻底性。作为唯物主义,当然承认物质客体的客观存在性,但旧唯物主义“只是”把物质世界理解成“客体”,这种“唯客体论”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真正的唯物主义还要进一步追问这些已有客体的物质来源——这就是生成这些客体的物质过程。马克思本人十分清楚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② 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的缺点不是否认由物质客体组成的世界的辩证发展,而在于“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来理解现实世界,仅仅把现实世界理解为“物质客体”组成的“事物的世界”,而没有进一步追究这些物质客体及其性质是从何而来的。正因如此,它必然具有先验论色彩:组成世界的客体是给定的,它们的本质与性质是给定的,它们所遵循的规律(包括辩证发展的规律)也是给定的。把客体及其本质和性质、其所遵循的规律作为给定的先验性存在,这种以“直观客体”为基质的唯物主义,只能是武断的唯物主义,同时也是肤浅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的这一根本缺陷,必然导致其形而上学性、机械性与历史唯心主义,而且,这些缺陷是“继生性”的,而不是“原生性”的。其产生原因是仅仅把世界理解为“客体的集合”,而不追溯这些客体及其性质从何而来。其一,既然认为事物是给定的自身独立的存在物,具有自身固有本性,所以就可以静态抽象分析各个事物的个性与共性,得到各类事物的抽象共性——“本质”或“类”,由此得到关于物质世界的事物种类的静态结构。其中各类事物具有“非此即彼”的特征,这是由条分缕析的形式逻辑所描述的关于世界的形而上学体系,形成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其二,既然事物本身只是独立存在的客体,其存在性与他物无关,那么事物的运动就必然由事物之间机械性碰撞等外在相互作用所引起,所以一切事物的运动归根到底是机械运动,这就是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其三,既然世界仅仅是给定的客体的结合,于是社会仅仅是人(以及人所具有的物质财富)的集合,这就“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作为“人”的共性——即作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人的本质”,它“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③ 建立在这种抽象人性论基础上的历史观,必然是唯心史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