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家教”

作 者:

作者简介:
(德)康云峰

原文出处:
社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9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德国和中国是两个文化底蕴截然不同的国家,而且,家庭教育在历史潮流中变化无常,我在80年代的成长经历,与长辈、祖辈的都有差异。如今,我们处于全球化、资本化、媒体化时代,家庭教育随之应变,大致再也不受宗教礼仪、传统风俗、道德原则的约束。我的德国父母都在美国整整工作了28年,而且家里曾有巴西籍的保姆照顾我,所以我并不算是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德国小伙子。当然,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上了一所德国学校,16岁时又搬回德国去上完高中,但是,这些情况也不足以让我融入德国社会主流。我从小就养成“国际化”的气质,对美国怀着归属感,又对德国怀着亲切感,也酷爱听巴西葡萄牙语的轻柔声调。现在,德国的跨国公司不可胜数,而且众多德国家庭于希特勒专制政府时期曾经出国逃难,像我这样的“德侨”并不罕见。随着“纯粹”的德国人越来越少,“德侨”也愈来愈多,这是大势所趋。所以尽管带有“德侨”身份,我还是想通过一些个人经历来向中国读者介绍一下德国的家庭教育。

      “严谨”与“理性”

      据说,德国家庭教育以“严谨”与“理性”为显著特点。根据我个人经历,这种说法比较准确。首先,德国父母会尽早让儿童养成自我、自主的独立精神。年龄到了两岁,是儿童的第一个叛逆期,“不要”两个字常常挂在口头。此时,德国父母认为“不要”的含义是“我自己能干,妈妈爸爸甭管”,从而对孩子的态度会变得稍微冷漠一些,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拉开距离。而心理学家指出,其实孩子说“不要”,不过是一种调皮的举动,他实际上离不开父母的关心,父母对他冷漠,肯定会让他遭遇内心伤害。比如,父母带孩子到操场玩耍时,孩子会说“我能自己玩儿,我没事”,随后跟一些小朋友们向远处跑去,德国父母就允许他走开。不过,实际上孩子一直在回头瞧着父母,见不到他们跟着走,他可能觉得又害怕又难过。经过这样的事,德国孩子迫不得已养成独立性格,但内心也会封闭起来。年龄到了10岁以上,在满地烂泥的球场上奔来跑去也好,在喧嚣的大街上赛跑自行车也好,在幽暗的森林中露营也好,他们大胆地面对外面的世界。这种性格有好处,比如,德国孩子善于合作,更有团队精神,喜欢参与球队或者乐队的活动。不过,这种积极性也表示,德国孩子需要补充父母给他们留下来的心里空虚。

      其次,德国父母不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说心里话。倘若孩子发泄、发怒、发牢骚、发出哭声,父母会需求他“控制自己”,因为觉得控制不住表情的孩子不懂分寸。如此,孩子会养成自控的能力,过分克己,控制不住自己就会感到内疚。结果,这种“能忍则忍”的心态使德国人的内心情绪与向外表态隔离开了。

      此外,德国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习惯谈到比较正式的话题,诸如历史、哲学、文艺、时事等等。早到上小学的时候,德国儿童就会讨论乃至“雄辩”一些抽象的话题。我认为,这种沟通方式与别国文化格格不入,因为无论是拉美国家的“温柔”还是东方的“中庸”,都偏重于交流的“形式”(即礼仪、言辞、姿态),德国则重视说话的“内容”。中国人请德国人一起吃饭时,这一问题尤其突出:中国人不嫌麻烦地敬酒、倒茶、点菜,德国人则愿意讨论敏感的社会话题,啰嗦得哪怕一盘菜也吃不光!言归正题,德国人的沟通方式与上述的内心经历密切相关。胸怀郁闷时,德国人就会用讨论话题的方式来间接地表达心绪。在这个时候,他们不常说“我”,而一般说“人家”。这样,即便说出心里话,也不用承认所说的是自己的心情。

      追究历史缘由

      德国家庭教育的“严谨”与“理性”,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认为,自古以来,德国民族一直沿川类似的家庭教育方式,甚至可以追溯到千载以前的古罗马帝国时代。当时,虽然德国地大人多,东南西北的民族不同、风俗各异,但早在公元98年,古罗马作家塔西伦(Tacitus)的《日耳曼国》一文就仔细叙述了日耳曼民族家庭教育的集体性质。塔西伦提出,在日耳曼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教养极为严谨。男孩儿不到10岁时就要陪同父亲去森林里狩猎,从而养成阳刚、勇气以及团体精神。姑娘则待在家里帮母亲操持家务,行为孝顺、性情朴素,到了18岁才谈起恋爱,嫁给出身同等贵贱的男子。到了战争爆发的生死关头,男人就利用他们童年狩猎时学到的技巧来对抗敌人,女人则站着在战场旁边大声捧场。塔西伦还认为,这些风俗与日耳曼国的寒冷气候有一定关系:寒气使人的气质冷漠,性情朴素,言行耿直。

      其实,塔西伦不曾动身渡过莱茵河亲眼观察日耳曼民族的实际情况,反而在遥远的罗马城里坐在写字台前,根据将军、商贾、游者的见闻撰写了一个半真半假的传奇性故事。他并不以客观为目的,而更想将边疆异族的原始社会对照地中海的高度文明。当时,罗马帝国被奢侈、腐败、淫荡的歪风邪气渗透,与日耳曼的严谨和朴素成对比。

      尽管《日耳曼国》的大部分内容并无根据,但塔西伦关于家庭教育的评价还是有一些道理的。通过数百年的不断演变,即便德国渐渐成为发达社会,其家庭教育的核心精神始终没有改变。16世纪初,德国教士马丁·路德(Luther)在北欧地区启动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德国家庭教育深受宗教改革风气的影响。德国父母让孩子勤学勤劳,遵守纪律,每周日按时上教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