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最近,周女士为儿子的事情烦恼:儿子小侃才上初二,但是上个星期儿子突然跟她说,他不想上学了,觉得活着好没意思。周女士被儿子的话吓了一大跳,因为小侃是个性格很开朗的孩子,唯一让父母担心的就是他的成绩。真没想到他会有这个念头。 周女士真的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小侃这样的一个好孩子讨厌学校,甚至感到活着没意思。她询问了孩子的老师,也问了小侃的同学,结果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小侃一直是个为人热情的孩子。有几次上体育课的时候,几个女同学说不舒服,然后老师就喊男同学去帮忙。虽然没有点名叫小侃,但他当时就主动热情地帮几个女同学买饮料、拿衣服,可这几个女同学都没对他表示过一次感谢。他觉得这些同学根本不领他的情,不给他面子。 有几次,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他就接了老师几句话,老师很不高兴地叫他不要随便插嘴。一开始他可能还觉得没什么,但是这样的问题出了几次后,他就有点觉得在学校活得很累、很压抑。 周女士还发觉小侃自从上中学后,他变得很失落。儿子曾经对她说过几次类似的话:我还以为上了初中,校园生活会丰富多彩,没想到,除了做题就是考试,现在就要开始为中考作准备,真是烦死人啦。 周女士怎么也没有想到儿子会因为这些事情,发展到不想上学,甚至觉得活得没意思这么严重的后果。 心理分析: 社会化教育的缺失让一些青少年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和乐趣,从而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 其实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人际交往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成年人只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却忽略了孩子的社会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的缺失会让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因为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不能脱离集体和社会而生活,我们每天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和互动。假如我们不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会处理交往中出现的矛盾、摩擦,不懂交往的技巧和礼仪,就不能被社会集体和他人所接纳。 显然,小侃在学校的遭遇对他的心理发展有较大的影响。确实,现在不少中学生除了考试能力较强,连洗衣、做饭都不会,与人交流也常遇到尴尬。在一些学校的个别学生身上,说谎成为常态,被指出了,下次还说谎;抄作业成为常态,被发现了脸不会红,甚至照旧抄;考试作弊成为常态,被抓到了,还是无所谓;讲吃讲穿,爱慕虚荣,缺乏爱心和感恩之心……在一些学校,老师向学生灌输的是知识,教会的是做题,传授的是考试技巧。学生常常是三点一线,甚至是两点一线,除了做题还是做题,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学生成为了应试的机器,没有了生气,没有了活力,没有了梦想,没有了创新。这也是小侃不想上学,觉得活着没意思的重要原因。 参考建议: 首先,从根源上说,学校的教育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学生在学校里,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读书、怎样做事、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做人。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教育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因此,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真正拥有美好的人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生就需要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会生存的本领,了解生命的意义。遗憾的是,当今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而为了单纯追求考试的高分,让孩子生动活泼的学习陷入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窘境。因此,学校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懂得感恩、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成人。 青少年终究要走上社会,要工作,要独立地生活,所以,学校还要教给学生生活的技能和生存的本领。 学生在学校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而不只是做题和考试;要读的书也很多很多,更不只是数理化和英语。要读有字的各种书,还要读无字的社会这本大书。为了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能够传承人类文明之火的新人,我们的教育,要回到它的原点上来。 其次,面对青少年人际交往受挫的问题,作为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失落情绪的真正原因,让孩子有安全感。 要多鼓励赞扬孩子的优点,增强他的自信心。另外,还要把缺失的社会化教育补上,让孩子掌握与人和谐相处的技巧。这种教育应当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父母要或隐或显地把自己的人生感悟、社会经验传给孩子,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和巧妙地拒绝不合理要求的技巧,包括如何安全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发展和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为高尚和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