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媒体不断地对青少年暴力事件的报道,让我触目惊心。言语稍不慎或发生冲突都会诱发他们对同伴、老师甚至父母拔刀相见,我们的孩子如今怎么啦?怎会产生犹如兽行般的攻击性?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几年,笔者通过在与不同年龄不同家庭的孩子接触了解的过程中,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找到了部分原因。通过下面案例的具体分析,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每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是否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塑造美好心灵的环境?我们的文化导向是不是在有意无意中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了暴力的种子? 愿这前车之鉴能引起大家的警醒 11岁的兵兵,长得虎墩墩浓眉大眼,人见人爱。人也很聪明,成绩还不错。当我笑着向他伸出手想和他交朋友时,他突然抓住我的手欲咬上一口,吓了我一身冷汗。听说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论是表达喜欢还是生气大多是采取这种表达方式,只是用力的轻重程度不同罢了。他言语不多,但怒起来却像一头狮子,口里喊着“看老子不把你搞死”的同时,几乎是张牙舞爪地扑向对方,几次把同学抓伤。 我了解到兵兵出生后就送到姥姥家,上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低年级时的他由于身材瘦小,老是被别人欺负,每天回家不是被人家打伤了就是东西被人家抢跑了。兵兵的父亲是个大学老师,教学负担很重,回家就钻进书房不出来,兵兵每天难跟爸爸妈妈说上几句话。兵兵的父母经常吵架,心烦意乱的父亲就爱拿兵兵作出气筒。 三年级时,他的个子突然长高了,超过了许多同学,他发现自己变强大起来。由于不善于与人沟通,与同学们合不来不说,还经常受到嘲笑,他只好用非正常手段来显示自己的存在。上学期兵兵在学校又一次伤人,老师无法再为他倾注太多的精力,学校为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只好劝其转学,父母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80%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 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行为。一项全国的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城市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其主要表现为好主动出击、喜欢开别人的玩笑、拒绝与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等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如说话很刻薄。 心理学家对600多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地预测成年期(30岁)的攻击性(如犯罪行为、夫妻不和、身体性攻击)。另一项研究发现不论男孩还是女孩,10岁时爱发脾气、攻击性强的,长大成人后大多与同事关系紧张。 高压家庭环境是滋生攻击的土壤 心理学专家张宝蕊在研究犯罪心理学时,发现犯案青少年的背景都有共同的地方,即愤世嫉俗,不受欢迎,与父亲、朋友、兄弟姊妹之间关系不佳,孤独、不快乐、自私。同时还发现这些问题儿童的家庭很相似: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表达感情,常常争吵不休,哭叫、打骂成为交流的主要方式。这种高压式的家庭环境很容易培养攻击性的儿童。 每个人的人格形成都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直接密切的关系,特别是7岁以前则更为关键,这时的情感培育、规则意识以及性教育启蒙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 在充满了关爱、民主氛围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充满了同情心与爱心。相反的,在暴力(包括了语言暴力、情绪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成了害怕、胆小甚至暴力的人。 兵兵的童年是在隔代抚养的环境下长大的,老人带孩子由于责任太重,往往把安全放在首位,忽视了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时多有溺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内心世界“沙化”。 回到父母身边后的兵兵,又遇到了冷漠的对其放任自流的父母,当他因攻击性行为激惹人家时,得到的是父母非打即骂的体罚教育,变相地为他继续提供了模仿的原形。据报载,节日期间的某动物园内,一位母亲带着十岁的女儿不断地将石头砸向小熊猫,舆论在对此行为给予舆论谴责的时候,我更担心她女儿的将来,人的残忍和暴力往往是从伤害弱小动物开始的,当孩子的爱心被泯灭时,难免他们长大不会“杀父弑母”! 文化导向为培养孩子攻击性助纣为虐 在许多青少年犯罪案件之中,不少竟是模仿恐怖影视或者网络游戏中的情节,在一些网络游戏中,那些血腥的杀人游戏,让许多孩子痴迷其中,这个现象应该引起整个社会、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 对处在自闭、反抗期的少年而言,大量接触暴力恐怖文化,当逆反心理和躁动的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时,很容易转化为暴力行为。此时的父母,若没有及时地调整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和策略,一如既往地把子女当小孩训斥、打骂,就容易引起孩子的攻击冲动。 还有研究表明,攻击性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但不管什么原因,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植根于家庭教育。溺爱与苛求是教育孩子最可怕的两个极点,遗憾的是这两个极端常相伴而行。因此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启后,受苦的永远是下一代。 当孩子出现攻击性倾向时,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首先是找出引起孩子愤怒的原因,及时地给予疏导。切忌以暴制暴,压而不服,使负性情绪积聚,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容易引发更具威胁的攻击性行为。对暴躁和情绪失控的孩子可采取暂时隔离或安抚等方法,使情绪冷却下来再说,千万不要在孩子气头上再说难听的话,防止孩子发生伤人伤己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