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8个缺失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心理医生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缺失一:“人格平等”

      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即使有人说过,也许会是如“棒头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观念,而这些观念对不对则需要我们去反思。

      连婚检都懒得做的现代人,根本没有可能去进行专业培训,便糊里糊涂地做了父母,似乎全然不顾自己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什么样的烙印。

      很多父母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父母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希望于孩子来完成。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

      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缺失二:共同学习

      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

      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

      只要孩子看到,我一定是在看书、写作。身教远大于言教。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没有书香家庭,哪有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父母不进步又怎么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缺失三: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可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身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

      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品德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的东西,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我的孩子小时候也拿过家中东西,但我们让他知道,犯这种错误受到的处罚远远胜过考试学习中的失败,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不是很看重分数,而很重视品德,使他成为一个谦和的人。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才能被生活所成就。新教育实验有句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现实情况恰好相反,是“苦干大于方法,方法大于状态”。实际上,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有了状态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一位学者说过,哲学家与普通工人的差距远小于野狗与家犬的差距。哲人与工人的差距是分工造成的。一个单位里同工种的人其差距是状态造成的。所以说,最重要的是状态,是精神方法。凡有助于精神状态培养的,就要去做;凡无助的,就要少做或不做。

      缺失四:童年

      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只要进了学校就没有好日子。在入幼儿园前,父母们怀着许多梦想,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跳舞……一进学校,进了考试圈,很多父母就退出先前的游戏。当然学习也不是为了给孩子快乐,而是寄托了许多幻想。逐渐地,现实让他们梦破。到了初中,那些美丽的幻想中的爱好便被斩尽杀绝。剩下的是“苦”。正如孩子们所说:“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幸福是一种体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追问孩子幸福吗?答案是不。可孔子《论语》首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呀。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游戏、活动、玩耍中学习呢?为什么关在书房才叫学习呢?我们的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快乐指数啊!

      缺失五:赏识和信任

      女孩子打架的结果会是挨训:现在就这么疯,以后怎么办呀?男孩打架的结果是被赞赏:调皮的孩子聪明。孩子长大了,人们说:女孩到了中学就不行了,男孩子到了中学就好了。

      要知道谎言重复千遍成真理。女孩子受到的暗示是“不行”,男孩子受到的暗示是“行”,这就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状态,“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要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

      孩子的潜力恒大于已经实现的一切。现代科学的研究早已证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让我们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吧!

      缺失六:一样属于孩子自己的东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