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来初潮,要用笑脸迎

作 者:
郜莹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祝你幸福:知心版

内容提要:

女儿的惊吓让我想起女友初次来月经时的情景。她以为自己得“流血病”要死了,哭哭啼啼地躲进房间写遗书。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现在的孩子营养好,有些女孩在10岁左右就开始来月经。女儿的初潮就是在她四年级升五年级时的暑假里来的。

      当时我正带着她在泰国旅行,在结束一整天疲累的行程返回旅店后,进入浴室的女儿突然大声哭叫起来:

      “妈,快进来呀,我受伤了,流了好多血!”

      我立刻冲进去,看见女儿满脸惊慌地指着被她抛在地上、血迹斑斑的内裤。此情此景,令我想起女友初次来月经时的情景。女友以为自己得“流血病”要死了,哭哭啼啼地在房间写遗书。

      一直以为自己的女儿不会受到这种惊吓。因为我在她小学二年级时,就跟她讲过有关月经的事,她怎么还会有这样的反应呢?可能是因为当初说的时候,只是纸上谈兵,没有把卫生巾使用法告诉她。

      为了减低她的恐惧,我做出大大的笑脸说:

      “恭喜你!女儿,你变成大人了!”

      接着,我将这一“喜讯”报告给同去的一些女朋友,大家都很配合地向女儿道“恭喜”。有人立刻从兜里掏出卫生巾送她,教她如何使用;有人送她巧克力,说吃了能减轻来月经时肚子的涨痛;还有些阿姨、婆婆们,叮咛女儿一些月经期间不可以吃冰冷的食物和饮料、最好不要洗头等常识。

      望着女儿稚嫩的脸蛋上重新漾起无忧无虑的笑容,我庆幸女儿的“第一次”我能陪伴在她身边,但心里还有些担心,她是否算“早熟”?于是时不时地向她打探她的女同学们是否也都“来了”。

      问的次数多了,女儿开始不耐烦地对我翻白眼:“你以为我会跟你一样‘三八’地到处去问人家你‘来了’没啊?”

      记得我初潮来的时间比较晚,看到身边的女同学都已经“来了”,自己却迟迟没有“转大人”,心里挺自卑的。只好时不时地在衣兜里揣上一大叠卫生纸,假装自己也来了,还去偷偷研究护住卫生纸不滑落的“卫生带”用法。

      直到有一天去上厕所,发现内裤上的血渍时,我心里那块大石头才咣当落地。出了厕所,我就迫不及待、兴奋地跟一个要好的女孩偷偷说:“我来了!”

      结果被旁边的男生听到,那家伙竟然很大声地问我们:“什么叫‘我来了’?”

      晕倒!

      而我那位要好女同学的初潮,恰好发生在她生病住院期间。当她验尿时,检验师判断错误,给她开了些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直到她母亲发现她裤子上的经血,才终止了这场乌龙事件。

      相较于女孩子“转大人”过程中的恐惧与不适,男孩子虽然少受一些罪,但他们也有男孩转为“男人”的困扰。

      我的儿子读小学时,结交了一个比较“早熟”的同学,才九岁的他就开始有喉结、开始变音,十岁就长出胡子来。

      由于之前已看过我送他的《长大的感觉真好》这本书,知道“转大人”的男孩,会有长喉结、长胡子、腋下和生殖器旁长出毛等特征,因此他开始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

      他最常做的就是站在浴室洗手台的镜子前,把脖子伸得老长,观察那代表男人的喉结是否长出来,并且惟恐自己观看角度不够,还要我替他再次验证。我总是在他惊喜发现一点迹象时,一盆冷水泼向他:“那是脖子上的骨头啦!”

      一天清晨,半睡半醒去厕所的儿子突然大喊起来:“妈妈,妈妈,我的小鸡鸡旁边长了一根毛!”

      当时我正在厨房做早点,立刻拿着锅铲冲去厕所:“真的长毛了?给我看一下!”

      儿子立刻用屁股把我一顶,反手把我推到厕所外,还扭头抛给我一句:“这么‘色’的妈妈,不给你乱看!”

      从那天起儿子每次上厕所都把浴室门锁得紧紧,惟恐“色妈”偷看他转为“男人”的身体。

      儿子变得如此“见外”,我颇感失落,忍不住向女友抱怨。同样有一个“转大人”儿子的女友劝我,要接受孩子长大的事实,尊重孩子保护自己身体不愿给人看的权利。

      在孩子“转大人”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很重要,能做与该做的,就是以健康的思想帮助孩子度过尴尬期,让她(他)感受到父母也为她(他)的成长而喜悦。

      郜妈支招

      建议在孩子青春期要到来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读的性教育书籍以及影片让孩子看。《听,是谁在说话》就是一部教导孩子了解精子卵子结合、孕育小宝宝的有趣的美国影片。父母可以自己先看懂后,再和孩子一起看,随时引导孩子得到正确的性观念与知识。

      书籍可以让孩子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体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以及未来还会有什么变化,会让孩子在面对一些诸如月经、梦遗等事时,不会心生慌乱,更不会听信那些流传于网络或孩子之间的错误、荒谬的说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