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我们能为青春期孩子做什么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子勋 主讲 李彦 整理

原文出处:
婚姻与家庭

内容提要:

叛逆、早恋、网瘾,青春期的“三座大山”压得孩子和家长喘不过气来。青春期是否真的这么可怕?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0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关于早恋:先说yes再想策略

      家长首先要明白,早恋是人类的普遍现象,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如果早恋这件事并没有让孩子出现学习方面的退步,反而让他变得更开心,学习更努力,那么我们就不要去干涉他。

      但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要保证其在家长的眼皮底下进行,所以不要对早恋说no。如果你说no,就会让孩子陷入到一个危险的境地。只有父母能够帮助孩子、保护孩子,但是当你对他说no的时候,他就不敢告诉你。你不准孩子早恋,而他又控制不了青春期的冲动,他能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隐瞒、撒谎。所以说,孩子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可能是家长的态度,以及不恰当的应对方式造成的,而不是源自于早恋本身。

      中学生的恋爱其实十分简单,他只在意自己。他的恋爱其实是“寻找相同气味的人”,或者说是补偿性质的成长,比如柔弱的女孩喜欢强壮的男孩,内向的人喜欢外向的人。到最后,他们的恋爱都是指向自己,是成长的过程。

      如果女孩早恋了,妈妈一定要告诉她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时候对男孩说no,什么时候可以说yes。早恋的孩子都比较年轻,只有妈妈可以教导她保护自己。此外,妈妈还要掌握主动权,每个周末邀请他们到家里来,说妈妈不会打扰你们,但你们不能关门等等。妈妈先对孩子说yes,然后再想策略破坏她的专一性,比如告诉孩子说,自己恋爱了N次才找到你爸爸,你也要经历很多恋爱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如果女孩的早恋会影响到学习成绩,家长必须去破坏,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恶心”她。妈妈一定要去喜欢这个男孩,而且要比女儿的喜欢还要强烈。妈妈要经常关心他,冬天给他打毛衣,有好吃的东西让女儿带给他吃。女孩有什么事时,妈妈赶紧给男孩打电话,问他女儿有一些打算,他是否同意?一到周六就催着女儿把男孩带回家里吃饭,好像他就是家里人一样,然后要绘声绘色地夸奖他“好帅”,还要说:“这个男孩多好啊,你快抓住他吧,会有很多人抢的。”女儿就会说:“是吗?还有比他更好的人追求我呢。”女儿说这些话时,妈妈的策略就成功了。如果家长老是站在男孩好的地方说话,女孩就容易想到他不好的地方。这就成功地利用了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

      关于网瘾:要通过网络本身来解决

      要想让孩子从网络中走下来,就要给孩子更多的快乐,而不是让他们只有在玩网络游戏时才快乐。但现实是,孩子在每个地方都没快乐,在学校没自我,在家里没自我。只有去打游戏时,别人会觉得他很棒,你说他能不迷恋吗?我常常对家长说,如果能让孩子利用网络来成长,补上他在现实中的挫败感,那你就让他去证明他的价值。等他的能量释放了,自我认同完成了,他就会回到他的生活。

      父母要对孩子认输,承认对当代的孩子不了解,并用好奇的方式去问他,去观察他。当他不玩网络游戏时,他在干什么?是什么事情让他从网上走下来?通过观察细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要眼睛只盯在网络上。家长越盯着孩子上网,越说他有网瘾,孩子就会对网络越上瘾。因为我们的言语系统很奇怪,你越是关注什么,什么就越会发生,当我们不关注这件事,不把它看得很重要时,它就会消退。

      从另一方面说,人生有很多解释系统,家长却喜欢选择一个让自己最难过的解释系统。最糟糕的解释就是:现在学习不好将来就完蛋了。要知道,孩子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很多富翁都没有上过大学。孩子最坏的情况不过是在家里待两年。我们要把心情放松,换一个解释系统,用不确定的眼光看待孩子。今天孩子不上学,谁知道一定不是好事?假如我们不能确定它是坏事,我们家长的心态就会平和,也就容易帮助他走出困境,假如我们认定它是坏事,我们就会气急败坏,反而把事情导向一个更糟糕的情况。

      从技术层面说,想要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必须回到网络上。

      有一个男孩迷上了网络游戏,每天不上课。妈妈就想了一个办法,装作煞有介事地对儿子说:“妈妈现在有件大事做不好,你一定要帮妈妈。”儿子问她什么事。妈妈就说:“领导要我上网查一些资料,但我就是找不着,你务必帮我在下班前找出来,要不然明天领导要找我麻烦。”儿子其实不想找,但他碍于面子就答应了。妈妈走后,他就漫不经心地搜索,但找不着。他心想,既然答应妈妈了,就得动脑筋找出来。于是他一整天没有打游戏,直到下午3点才把资料找到。下班回家后,妈妈很着急地问儿子找到了没有。儿子指指桌子,说:“都给你打印出来了。”妈妈很高兴,夸奖了儿子,儿子也觉得很得意。后来,妈妈三天两头让儿子帮忙找资料,而这个男孩在搜索时发现干这件事很有意思,好像世界上任何东西都能找到。后来,他就不玩游戏了,而是在网上建立了一个社区,然后回到了学校。

      这个妈妈的策略是向孩子示弱,但不能伤害孩子。家长一定要假定孩子是善良的,是有爱心的。他没有表现出爱心和善良,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机会,我们总是骂他、批评他。当妈妈示弱、放弃权威时,孩子就会关心妈妈,会寻找学习和游戏的平衡。

      关于叛逆:怪异的孩子也许更有出息

      从心理学理解,青春期的叛逆并不是应该有的,而是被我们的线性文化建构的。从小,我们教给孩子的道德观念都强调非好即坏,非对即错。狗的叫声一定是“汪汪”,孩子的成功途径只有上大学。家长常常对孩子说,如果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上不了好的小学,也就上不了好的中学,更上不了好的大学。完全的线性思维,只给孩子一种选择。在这个文化体系下,孩子自然被分裂了,被放到两个极端去评价,内心充满了冲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