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一周请家教老师上门上三次数学课,数学考试还是在70分左右徘徊。” “我家孩子请了三门课的家教,因为都是名师,不可能一对一地上门搞辅导,结果孩子骑车到老师家去上课,回来累得连学校的作业都没时间做。” “没错,花钱是小事,关键是孩子已经上了毕业班了,时间如此紧张,要是请了好几个月家教成绩还是没起色,是不是应该停下来不请呢?” “说得轻巧,要是不请家教,孩子成绩掉下来谁承担得起?孩子班上90%的孩子都在请家教,我也知道请家教效果有限,但就算买个心理安慰也得请啊。” 这是一次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发言,的确,要不要请家教,请什么样的家教,才能激发孩子对某门课的兴趣,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提升成绩,这真的是令家长们最困惑的问题了。 “状元”家教,没你想像中那么神 陆斌家请的这位小张老师是本市某理工科大学大三的学生,攀谈起来,才知道和陆斌妈妈是半个老乡,而且小张在2006年高考中,还勇夺了本县的“状元”,这么一说,陆斌妈妈就有点动心。 请大学生做家教,费用相对低廉;大学生一般都上门服务,少了自家孩子在途中奔波的时间。小张老师来了没一个月,儿子陆斌的功课似乎就“初见起色”,因为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都通过“家校一线通”发短信给陆斌妈妈,表扬陆斌作业的错误率大大降低,“有些难题,班上只有两三人能解出来,陆斌也做出来了。这孩子,好像突然开窍了。”陆斌妈妈高兴之余,还专门请小张老师吃了顿大餐。然而,好景不长,期中考试的成绩一下来,陆斌妈妈就有点发傻:原本陆斌的数学还能考个60多分的,怎么这一回才考了53分呢?平时的作业和考试的表现,差别咋这么大呢? 回去追问儿子,才知道小张是那种笨嘴拙舌的“状元”,只会做题,不会讲题。他是综合类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不是师范生,不懂教育心理学,没有经验,他不会追本溯源,不会举一反三。小张老师见陆斌茫茫然听得一知半解,着急得不行,又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能让陆斌破茧而出,最后经不住陆斌软磨硬缠,把手中的解题步骤往陆斌面前一推,陆斌就抄了个痛快。 这就是为什么陆斌平时的作业“焕然一新”,一遇考试就“打回原型”的原因了。 建议和对策: 请大学生做家教,优点和劣势都十分明显,优点是能上门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师生基本是同龄人,平时交流会有很多共同语言;此外,大学生一般也比较认真,要是学生有不懂,他会多留半小时,讲完再走,也不会要求额外增加报酬。但劣势也很明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现行的学校教材不熟悉,也很少懂得教学的技巧与艺术。 如果真的已经跟大学生签了家教合同怎么办呢?家长不妨单独买一套教材让小老师带回去研究;敦促小老师买一些教参来看;还有,就是家长不要怕羞,要尽可能收集孩子以往的考试卷和测试卷,让家教老师带回去看。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而不让家教老师看那满是红叉叉的卷子,是十分不明智的。 与此同时,一定要杜绝大学生家教当孩子“解题枪手”的问题,其实这与某些当父母的急于看到家教效果是分不开的。有的父母苛求小老师在一个月内把孩子的成绩提高十分到十五分,否则就要请他走人,这就逼得小老师不得不“走捷径”。 退休名师家教,是否也在“闭门造车”? 与陆斌妈妈不同,小颜妈妈帮女儿找的是一位退休老师搞家教,这位家教老师退休前是市学科带头人,获奖无数,今年已经66岁,还精神抖擞地上着几十个学生的家教课。找他做家教的人都要排队,因为据说这位老师参加试卷命题命了二三十年,拼卷子特别有手段,拿到五六份市面上的卷子,他只取其中最有可能成为考点的题给孩子做,“你们当父母的要想想,我这样做,等于替你们孩子省下了起码80%的时间。”只要你做过节假日里四处奔波的家长,你就会知道这话多有“杀伤力”。 三个月后,小颜的成绩却没有太大起色,她自己就跟妈妈提出来,要停掉这个“又贵又无趣”的班。她说老师安排的进度很紧张,一半时间让大家埋头做他拼出来的“猜题卷”,一半时间集中讲评卷子,一讲完就让大家赶紧收拾东西离开,因为下一批学生就要进门了,连准备好的问题都没时间问。而且,“老师拼出来的卷子偏难偏怪,他大概退休好多年了,也不明白现在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人手一册的考试说明他也没有,明明考试说明上说,现在的教材只做了解要求的,他还搞了很多难题给我们做,浪费了很多时间。” 听上去,这退休名师搞家教,是不是也有点儿“闭门造车”的意味? 建议和对策: 不论你请的家教老师有多大的名头,包括曾经是优秀班主任,市学科带头人,主编过多少权威的习题集,参加过多少次关键性的命题,只要他一次家教带的学生超过5人,就要慎重考虑是否还要去凑这个热闹。因为能兼顾每个孩子的漏洞和弱点,分别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老师最多也只能带五名学生。 因此,要不要请已退休五年乃至十年的老师来当家教先生,真的要三思而后行。 最后强调的一点是,请家教,最关键的是“个性化服务”,是依据你家孩子的情况来“量体裁衣”。要是老师忙到连孩子的疑问也没法回答,这家教,不搞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