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惯培养不能泛化、绝对化 培养良好习惯只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习惯性的行为也有非习惯行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除了会遇到一般的、自己熟悉的情境外,还经常会遇到很多特殊的、不熟悉的情境,采取什么行为,要靠道德意识支配,这种道德意识是不能靠简单训练产生的,要靠长期的培养和教育。所以,只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忽视思想教育也是不行的。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习惯的培养不能泛化、绝对化。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强调唯行动型的德育,忽视德育的精神文化特质;否定道德修养的主体性,单纯用规范要求、机械训练取代心性修养、反思及情感体验,那是不科学的。尽管习惯与人格的关系非常密切,习惯往往是人格的组成成分,但是习惯与人格、思想道德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具有一些良好习惯,并不一定就会思想道德高尚,比如,一个贪官、一个奸商并不妨碍他有一些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他之所以变成坏人是另一套系统在起作用,是他的价值观、政治观和人生观在起作用,所以教育必须全面地提高孩子的素质。 2.习惯培养要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 习惯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是,随着时迁世异、物换星移,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必须赋予新的内容和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研究当代社会有哪些新的要求,在养成教育中要根据时代要求,增加新的内容,如:实事求是的习惯;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习惯;自学的习惯;终身学习的习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习惯(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习惯、上网的习惯);自我认识、自我监控的习惯;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习惯;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私人空间的习惯;环境保护的习惯(如垃圾分类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如遵守1米线的习惯、乘滚梯靠右站的习惯)等。 即使是传统的习惯也要增加新的内涵,如节俭习惯培养,已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而应在合理消费的前提下,节约自然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时间,等等。再如“孝”,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尊敬老人的美德,这种“孝”在封建的道德规范中,要求子女对家长不分是非曲直,必须绝对服从,即“顺者为孝”。这种封建的“孝道”我们必须加以反对,但是敬重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但是,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已不是长辈说什么就顺从什么,而应该既尊重长辈,又可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只是在提出不同意见时是以尊敬的态度提出的,不提孝顺而强调孝敬。 3.不要忽略了智慧性习惯的培养 谈到习惯很多人只想到了动作性习惯,忽视了智慧性习惯。其实培养习惯不只是动作性习惯,还包括智慧性习惯。智慧性习惯是智能活动经常化的方式。对动作性习惯可以提“自动化”,对智慧性习惯可以叫“经常化”,因为它比动作性习惯更复杂,更具有综合性,甚至需要思想观念做支持。智力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间接性、抽象性,它的活动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客体在头脑中的反映,是间接的、抽象的;二是内潜性、言语性,它是在头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语言默默地进行的,是内潜的而不是外在的,往往看不到动作;三是概括性、简约性,它的活动对象不是具体事务而是对具体事务的概括,活动时能高度省略,往往觉察不到它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智慧性习惯更难。现代社会对智慧性习惯要求更为迫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智慧性习惯的培养,如:发现问题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反思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等等。 4.严格训练时不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 培养习惯时必须进行严格训练,要求一律,但是这里的严格是对行为说的,对思维不能强求一律。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育的孩子是创造型人才,因此我们不能把孩子管得过死,不能以牺牲创新精神来进行养成教育。1900年至今,美国有230多人获诺贝尔奖,而我们得诺贝尔奖是零。德国一个大学就培养了20多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而我们这么苦学,全国13亿人口一个也没培养出来,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孩子的创新习惯,如:创新求异、不墨守成规的习惯;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的习惯;发散思维的习惯;逆向思维的习惯;探究的习惯;幻想的习惯;冒险的习惯,等等。 因此,在培养习惯的时候不要要求孩子什么都听大人的。我的观点是: ●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 ●行为上要严,思维上要宽(属于道德问题的不听话的,坚决反对,属于天真活泼的淘气的,宽松一点;属于思维上的不听话,有独到见解的,支持鼓励); ●对孩子标新立异一要允许,二要鼓励,三要引导; ●允许孩子“胡思乱想”,但是不允许“胡作非为”; ●对孩子的管理要“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教育孩子不要迷信权威,我们必须让孩子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任何现成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的,都是可以再创造的。一切现成的知识除非经过自己确认,都是可以怀疑的。要敢想、敢说、敢干、敢于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创造。 5.习惯训练不要扼杀了孩子的个性